小城市也大有作为 高校毕业生择业城市圈渐热
年10月到12月份,各大名企纷纷到武汉各高校举行招聘宣讲会,对忙于找工作的毕业生而言,这3个月可谓黄金“工作季”。记者昨日在武汉高校采访中发现,与历来热门“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相比,武汉城市圈中小城市,也成为毕业生重要选择地。
“广州这边生活费贵得很,根本攒不到钱。”在一家国有银行广东分行工作的李健告诉记者。李建2010年7月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当时黄石某单位曾开出月薪4000元的工资聘用他,结果被拒绝。
“父母说,都读了研究生,再到小城市工作,说出去不好听。”他说,“在广州,虽然工资高点,但是开销也大,上班又远,还不晓得以后发展得怎么样。”
与李健相比,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工作的熊杰就幸福很多。
参加工作1年半,他已经连续3次升职,去年上半年被派驻在香港的二级公司任财务主管,“现在收入还可以,攒得起钱来,准备在黄石买套房子。”
熊杰于2008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数学系,当时曾在武汉找了两个月工作,最后转向大冶这家公司,“还要感谢武汉的老板不给我机会”。
“像我们这样的企业,重点大学的学生来得不多,单位很重视。”熊杰告诉大学同学,“这是最大的好处。”
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尹同学虽然是大三,但是已经开始谋划大四时期怎么找工作了,“我还是觉得到像孝感、鄂州这样的城市,自己把握大些。”
当然,城市圈中小城市也有不少缺憾,在大冶工作的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生王恒宇体会很深,“感觉没有什么娱乐,有时候想买点在武汉常看的报纸都买不到。”
武汉大学尚重生教授认为,“大学毕业生就是普通劳动者,而不再是天然的精英,将来的就业渠道可能主要在中小城市。”
他以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为例,最近几年,到宜昌等中小城市就业的越来越多。
“不管怎么样,先活下来,积累经验,再冲击大城市,寻找更多机会。”他建议,“要从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承受能力出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