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行业资讯 >> 园艺 >> 正文

我国牡丹野生资源种类丰富

2012-4-29 园艺人才网

    中国不仅是牡丹野生种的唯一产地, 也是栽培品种的起源和演化中心。但长期以来对牡丹野生资源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刚刚起步,与国内外牡丹(牡丹人才)产业的飞速发展极不适应。要保持中国牡丹在国际市场中优势地位,开展牡丹野生种质资源利用保护研究工作刻不容缓。
1 牡丹野生资源及其分布
1.1 矮牡丹
    花白色,部分微带红晕基部淡紫红色。主要分布于陕西西南部和陕西北部。陕西西南部的浦县、稷县、永济等地,在稷县西社乡马跑泉村附近为矮牡丹集中分布区。在陕西中部,矮牡丹分布于延安市万花山, 宜川、耀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1.2 卵叶牡丹
    卵叶牡丹与矮牡丹相近,生长于湖北神农架松柏镇。
1.3 紫斑牡丹
    花瓣白色,腹内基部具大斑;花丝淡黄色,花盘黄白色。紫斑牡丹分布区域比较广泛,主要分布于陕西境内秦岭中段以西太白山,以北陕西延安,甘肃西秦岭山南、北坡,天水、两当、微县、成县、康县、文县、武都、舟曲等县的林区,以及兰州附近的临夏、宁夏,青海西宁,河南伏牛山,湖北神农架,四川西北部秦巴山地等地区。
1.4 杨山牡丹
    花紫红色。分布在秦岭山脉向西到甘肃省东南部,向南到湖北西南部及湖南西北部,向北经河南东南部分布到安徽南部。
1.5 四川牡丹
    花淡紫至粉红色,花丝白色。本种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仅见于四川西北部马尔康县马尔康镇、松岗及金川县马尔邦一带。
1.6 狭叶牡丹
    花红色,至红紫色。分布于四川西北巴塘、雅江、道浮、康定,云南昆明、丽江、嵩明、东川等地的河谷及林缘地带。
1.7 紫牡丹
    花红色至紫红色,花丝深紫色。分布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永宁、鹤庆、大理、德钦、中甸等地,四川西南部木里及西藏东南部扎囊地区。
1.8 黄牡丹
    花瓣黄色,有时边缘红色或基部有紫色斑块;花丝淡黄色。分布于云南中部昆明、嵩山、禄劝;西北部大理、洱源、德钦、中甸、丽江、维西及东、西部景东一带。此外,还分布于西藏东部波密、林芝、工布江达、隆子一带,以及四川西南部木里等地。
1.9 大花黄牡丹
    花黄色。原产中国西藏东南部的藏布峡谷的一较小范围内,林芝、米林一带。在林芝,其分布区为以川西云杉、喜马拉雅山冷杉为主组成的亚高山常绿针叶林。
1.10 延安牡丹
    白色或淡紫红色,基部具深紫黑色斑块。该种产于陕西延安万花山侧柏林中。
1.11 林氏牡丹
    白色,基部具紫黑色斑块,花丝白色,花药黄色。产于甘肃(文县白马河沟海拔1570m 林内、陡坡岩缝)、湖北(宝康大水海拔1600m 山区)、河南(内乡宝天曼海拔800m、嵩山西沙沟海拔1080m 的地方)。
2 牡丹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
2.1 野生分布区急剧缩小,不少野生资源面临濒危近年来,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和无节制的滥采乱挖, 使野生牡丹的栖息地不断缩小, 导致野生牡丹资源越来越少。如李嘉珏等在甘肃中南部林区调查时发现该地紫斑牡丹野生分布范围已缩小2 / 3 以上,马脚山紫斑牡丹已经绝迹。另据一些植物学家调查证实,分布有大量杨山牡丹、紫斑牡丹、卵叶牡丹、矮牡丹的河南省,如今分布区已十分狭窄,有的类群所剩无几。河南西部洛阳周围山区和秦岭太白山区,古代是我国野生牡丹的重要分布区,如今很少能见到野生牡丹。
2.2 野生牡丹资源外流,降低我国资源优势和未来竞争力早在公元8 世纪唐朝开元年间,牡丹便开始传入日本,后陆续传入英国、法国等。目前,我国所有的野生牡丹在国外都已安家,其野生种栽培数量甚至超过了我国。如我国西藏的大花黄牡丹在英国皇家植物园和欧美许多其他植物园中生长得非常好,而我国只有在西藏的原生地才能看到,内地引种往往都不成功。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已有数百个牡丹园艺品种和优良野生种外流他国,成为国外培育新品种的材料,大大降低了我国的资源优势和未来竞争力。对现有野生资源如不加以保护利用,反被其他国家重视,到最后只会落得“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世界文化遗产”一样的结局。
    2.3 科研投入不够,大多数野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科研投入不够等因素, 国内对现有牡丹资源的研究利用情况很为浮浅,过分强调了牡丹的文化性和观赏性,而忽视了资源对育种工作的重要性。一些资源的优异基因没有得到挖掘和利用。现有栽培品种基本局限于中原一带的种植资源,而很多色更艳、花更大的边远野生种并没有用上。
3 野生牡丹濒危主要原因分析
3.1 自身生物学特性的限制
在天然种群中牡丹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平均需7 年时间才能开花结实,个体繁殖系数低,尤以种子特性影响较大。
3.1.1 种子数量少矮牡丹、紫斑牡丹天然条件下丰花性差,枝条切具隔年开花的特点。据调查, 野生矮牡丹开花个体仅占14%,紫斑牡丹50%,且胚珠大部分败育。此外,它们的种子脱落时,子仍未发育完全,还需一段后熟期才能萌发。还有,牡丹种子衰老快,寿命短。
3.1.2 野生牡丹种群个体数目少异交率减低, 种子生活力下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限制种群的发展。
3.1.3 种子萌发时间长, 难度大由于牡丹种子具上胚轴休眠特性,解除休眠需要一定条件,从而限制了种子数量本来就少的野生牡丹种群的更新和发展。
3.1.4 种子必须有较高的含水量黄牡丹除胚的休眠特征外,种子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很容易失水而失活。
3.1.5 种子萌发生根率低如紫斑牡丹采自神农架和陕西略阳的野生种子生根率只有4.4%和12%,且萌发出苗困难。而紫斑牡丹在自然条件下,只能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3.1.6 甲虫危害甲虫作为主要传粉者之一, 在传粉过程中常啃食心皮和胚珠,紫斑牡丹尤为严重。黄牡丹还有种实害虫,以其胚乳为食,部分地区(云南禄劝卓于山)危害率可达90%。成熟种子又被鸟类吃掉。
3.2 生存竞争中的脆弱性
    由于野生牡丹繁殖特性中的弱点, 以及它们对生境的严格要求,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其适应能力差,而在生存竞争中遭遇淘汰。
3.3 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
    现有野生牡丹多为小群体,个体数目少,且分布孤立分散,异交率比较低,通常导致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许多学者认为,遗传多样性偏低常是濒危的一个指标。因为多样性水平低,使得种群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3.4 随意采挖,环境恶化的影响
    因为各种野生牡丹既是名贵花卉,又是中药材丹皮的来源,医药部门的收购造成了大部分野生牡丹资源的枯竭。另外,由于大面积自然植被的破坏,如森林的砍伐、火烧和垦殖,过度的放牧,以及修路开矿等间接破坏,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野生牡丹的生存环境,使它们失去了生长繁殖的空间,导致濒危。随着人们对环境影响强度加大,进一步威胁着牡丹的生存环境。
4 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利用保护措施
4.1 严格坚持原则、科学合理利用
    在保护利用野生牡丹种质资源时, 要正确认识野生牡丹资源的特性,改变单纯保护、片面保护的观念,大力推动资源培育,科学合理地对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坚持“保护第一、大力培育、合理利用”的原则,要以保护为基础,促进资源的人工培育,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加以科学合理的利用, 而绝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杀鸡取卵”式利用。
4.2 大力建立原生境保护区
    根据野生牡丹的区域适应性, 对野生牡丹资源进行原生地保护是最好的保护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一定要提高当地群众和官员的认识水平,最好将保护点设在保护区内。对野生牡丹进行封育保护的效果是显著的。在甘肃子午岭合水总场太白林区,禁止采挖野生紫斑牡丹已有23 年, 曾受到严重破坏的近200hm2分布区内,紫斑牡丹野生居群正在得到恢复。而分布在云南东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及贵州西部的紫牡丹、黄牡丹、狭叶牡丹,因主要靠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只要控制滥采乱挖,就不会有灭绝的危险。
4.3 建立和完善非原生境保护设施,实现野生牡丹资源的迁地保护在合理建立和完善非原生境保护设施后, 基本所有的野生牡丹资源都能在非原生地安家, 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野生牡丹保护网络体系。目前,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已开始注意野生资源的迁地保护工作,这些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中国牡丹研究中心、甘肃榆中和平牡丹园、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等。以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副会长李嘉珏研究员及何丽霞高级工程师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已在兰州建成我国野生牡丹种类搜集最为齐全的种质资源圃, 为今后系统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4 开展牡丹种质资源的更新繁殖、性状鉴定和评价开展牡丹种质资源更新繁殖技术研究, 并对牡丹种质资源的优良品质、重要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加强不同环境条件下野生牡丹特异性状的鉴定, 筛选出有特定观赏价值或抗性的优异资源,并同时加强对现有种质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的繁殖利用。
4.5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牡丹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网络国内重点科研院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优异基因发掘和功能基因组研究,争取获得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记基因,并对重要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和克隆,为牡丹育种提供重要的中间材料及分子标记选择技术,促进牡丹野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要建立快速、简便、高效的信息和实物共享技术平台,择优向育种单位提供优异种质,充分发挥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潜力。
4.6 加强物种保护的法制建设
    尽管我国牡丹野生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但是由于近年来开发利用过度,很多资源都面临威胁,急需保护。国家应该出台一些相关法规对其进行强制保护。为此,应做到以下三点:一完善野生资源保护法规体系;二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自觉保护;三执法单位、执法人员要严格执法。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7438.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希望的田野    责任编辑:耕农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