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花黄牡丹的植物学特性、分类
1. 1 大花黄牡丹的植物学特性: 大花黄牡丹〔( Paeonia l udlowii ( Stern et Taylor) J . J . Li et D. Z.Chen ,stat . nov ) 〕为毛茛科( Ranunculaceae ) 芍药属丛生落叶灌木,植株高大,丛生,全体无毛,株高可达2. 5~3. 5m ,茎皮灰色,片状脱落,1 年生枝黄绿色;叶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或黄绿色,近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无毛,全缘或具1~2 齿,叶端渐尖,叶片长25~37 ㎝ ,叶柄长16~23 ㎝ ,1 年生叶柄为绿色或紫红色;每枝着花2~4 朵,多为3 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大,黄色,花瓣9~12 枚,倒卵圆形,花径8~10 ㎝ ,心皮1 ,少数2 个,无毛;花期约为4 月中旬~5 月底;果期8~9 月,蓇葖果长约3~3. 5 ㎝ ,直径1~2. 5 ㎝。
1. 2 分类:李嘉珏、陈德忠等研究人员在大花黄牡丹分类学地位的研究中指出,通过对大花黄牡丹与黄牡丹的形态特征、生长和繁殖特性的综合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其染色体组型、带型及蛋白质亚基构成分析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将大花黄牡丹的分类学地位提升到种的水平。
1. 3 分布:大花黄牡丹产于西藏的米林、林芝,另据资料记载在波密、察隅,隆子等县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500~3500m 的开阔河谷林缘灌丛中,常形成较大的生态群落。
1. 4 生物学特性:喜温和气候,较耐寒,耐旱性较强,怕积水涝渍。由于根深宜种植在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涝洼及盐碱地不宜种植。
2 形成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及野生资源现状
2. 1 自身植物学特性的限制:杨小林等研究人员利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及leslie 矩阵模型对大花黄牡丹的种群数量动态过程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大花黄牡丹的结实率、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萌发率及种子—幼苗的转化率都很低,致使现代生境下大花黄牡丹的自我繁殖更新能力存在巨大障碍,是造成大花黄牡丹极度濒危的根本原因。
2.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2. 2. 1 大花黄牡丹是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物种,其种子作为良好的花卉育种材料而被大量的采摘,致使近年来大花黄牡丹的自然更新的基质严重不足;同时,大量的野生大花黄牡丹作为庭院花卉而被人为移栽,使野生资源在不断的减少。
2. 2. 2 大花黄牡丹分布区域的生态群落在不断的遭到破坏,自然植被及其森林资源的减少,使得大花黄牡丹的生存条件及其生境状况逐渐恶化,造成大花黄牡丹对环境的不适应性而渐亡。
3 大花黄牡丹的栽培保护
大花黄牡丹的种群数量在不断的下降,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引种驯化、栽培种植是保护这一植物的有效途径。
3. 1 采种:在每年的8~9 月,大花黄牡丹种子成熟的季节,根据实地情况和成熟程度,随熟随采。
3. 2 贮藏:采收的种子,稍做晾晒至种子表面水分干燥,然后进行沙藏。沙藏方法为: 底层垫湿沙厚度为20 ㎝ ,然后铺种子1 层,厚度以2~3 ㎝为宜,再在种子上面铺湿沙,厚度以3~5 ㎝为宜,以此层积,总体厚度不得超过1m。同时要保持沙子一定的湿度,不能过于干燥,但水分也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来年种子的发芽能力。
3. 3 播种育苗:以每年春季3 月中旬或4 月初播种最为适宜。从沙藏的种子中选择籽粒饱满、黑色光亮的种子进行播种。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时穴距以20 ㎝为宜,深度为10 ㎝ ,每穴播种2~3 粒;条播时行距以30 ㎝为宜,深度为10 ㎝。播种也可以在秋节进行,在收获种子后稍做晾晒即可进行。播种前施入足够的农家肥、腐殖质或适量的饼肥、及复合肥。
3. 4 育苗期的管理:大花黄牡丹种子在育苗期的第一年只是根的发育期,并不出苗,所以苗期的管理较为简便,一是注意保持土壤的水分,每年视墒情浇透水6~8 次;二是定期除草,不能使苗床杂草过多,影响土壤温度的提高,致使根部发育不良。
3. 5 苗期的管理:播种后第二年春大花黄牡丹开始出苗,在出苗前后要浇足水分,促进黄牡丹出苗整齐一致,但不可积水或浇水太多,这样容易使大花黄牡丹新生的根发生腐烂,也易出现多种病害。在苗出齐后的1 周或2 周后进行追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亩施肥量为2000~2500 ㎏为宜,在加施复合肥25 ㎏/ 亩,复合肥与农家肥可以拌匀后同时施入,视土壤的肥力条件而定。在7 月或8 月进行第二次追肥。同时注意田间的除草工作,加强田间的管理。
3. 6 移栽:大花黄牡丹在苗床生长2 年后,株高基本达到10 ㎝以上,就可以进行起苗移栽。移栽行距为40 ㎝ ,株距为50 ㎝ ,亩移栽量为3500 棵为宜。移栽后的田间管理同3. 5 。
3. 7 收获:移栽后在连续栽培种植3~4 年,大花黄牡丹即可进行收获,如作为庭院花卉可提前进行移栽种植,如作为药用,在秋后就可以进行采收。
本文地址:
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8629.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