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项种时应主要考虑哪些性状?
养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优质的毛皮。而皮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毛绒品质和张幅的大小。为此,选留种貉时,应考虑下列几种经济性状:毛色、毛绒密度、针毛平齐程度、背腹毛差异和体型的大小。
2.选择各项性状都有哪些具体要求?
最后选定种貉应在冬毛完全成熟,体躯也达到成年貉大小的时候,在貉场取皮之前。上述性状均可分为三个等级。毛色分为青灰、灰黄和灰白;密度分为密、稍稀和稀疏;针毛平齐程度分为平齐、欠齐和不齐;背腹毛差异(长度和毛色)分为差异不大、差异较大和差异过大;体重公貉分为8千克以上、7~8千克和7千克以下,母貉分为6.5千克以上、5~6.5千克、5千克以下。选种时,可按本场留种率由优至劣依次选择。
3.怎样选留母貉?
选留经产母貉时,除考虑毛绒品质和体型大小外,还应适当地考虑繁殖情况。一般要选胎产仔7只以上、母性好、仔貉成活率高的母貉。前一年未产仔的母貉,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漏配,有的是饲养不当使母貉过肥或过瘦造成发情不明显,使母貉失配空杯。如果是由以上原因造成的空怀母貉,可以继续饲养。凡是患乳房炎未治愈、母性不强、仔貉成活率低、连年空怀、难产及做过剖宫产手术的母貉,一般应淘汰。
4.怎样选留种貉?
一只公貉往往与几只母貉交配,因此,公貉对貉群后代质量的影响远远超过母貉。种公貉的选择尤其要注意选毛绒品质优良和体型大的。选择两岁龄以上公貉时要参考它往年的配种记录和它所配母貉的产仔记录。一般应选择在配种期交配次数在15次以上,所配母貉的胎产仔数平均在7只以上的种公貉。若是大规模饲养,公母比例按1:3留种,家庭小规模饲养可按1:1~2留种。
5.怎样进行选配?
选配时,首先要避免近交(公母3代以内无血缘关系),然后,选择毛绒品质和体型等性状优于母貉的公貉进行选配。这样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貉的配种潜力,限制品质差公貉的配种机会,提高貉群后代的质量。大的饲养场从育种角度考虑,若想使某一个性状在几年内迅速得到提高,则可采取同质选配(相同优良性状公母相配),若想使两个或几个性状同时得到提高,一般则采取异性质选配(具有不同优良性状公母相配)。
6.白貉毛色遗传有什么特点?怎样选项配?
白貉于70年代末曾在黑龙江地区野外发现过,后又在家养貉后代中出现过,属于毛色遗传基因的突变现象。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进行培育和研究,已明确其白色性状的遗传特点,确定了优化选育的方法,纯化型的白貉已广泛推广。
由特产研究所选育的白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身毛绒均呈均匀一致的纯白色,针、绒毛从尖部至根部亦为纯白色,眼有棕黄色或淡蓝色,或呈一黄一绿的鸳鸯眼;另一种是鼻尖、眼圈、耳缘、四爪和尾尖呈普通色貉的颜色,而而身体的其余地方针绒毛均呈白色,眼多为褐色。两种类型的白貉体型和毛绒品质均与普通色貉美观明亮,又可着色染成人们所喜爱的任何毛色,所以经济价值较普通色貉皮更高一些。
两种白貉的白色遗传性均属显性遗传,但由于存在着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的现象,故所有白貉的遗传基因均属于杂合型的。因此,无论白貉之间选项配,还是白貉与普通色貉之间选配,其后代中所分离的白貉比例均为1/2左右。
因此,白貉的选育宜采用白貉与普通色貉之间的杂交选配,这样可避免显性基因的纯合致死,后代生活力亦强。白貉与白貉之间的选配一般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