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将最佳线形无偏预测法即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法应用于猪的选育,不但占领了国际种猪市场,群体生产水平也居于世界前沿。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技术交流,自90年代中开始,我国种猪选育方法逐步从以体型外貌为主的闭锁繁育发展到今天的应用BLUP模型进行选育,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在养猪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方面的差距,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0年引进BLUP法,结合体型外貌、基因检测等种猪性能测定和选育方法,种猪繁殖性能由期初的10.66头/窝提高到2007年的l1.17头/窝,其它生产性能也有了较大的进展,并使种猪选育步入新阶段。
1 种猪选育新技术主要内容
1.1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
运用不同设备进行主要性状性能测定、检测,如对出生重、活体背膘厚、氟烷基因和产仔数基因的测定等。
1.2 用BLUP法进行遗传评定
将种猪性能测定信息录入电脑,经过数学模型运算与分析,获得所需要的EBV等有关信息。
1.3 根据遗传评定结果EBV的高低进行选育
一一般选留EBV值平均数以上的个体留做种用。
2 种猪选育新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2.1 国外应用现状
美、英、丹麦等国多采用多性状模型、遗传评估进行种猪选育。各国都依据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原理,根据市场需要,并从保护遗传资源出发,制定相应的育种方案,应用现代测定设备和育种值分析方法,培育和生产具有优良特性的种猪。如在加拿大有300万头猪的系谱、背膘和生长性能测定数据(自1997年),20亿条估计育种值(EBV)历史记录,定期公布种猪相关信息,进行种猪选育。美国育种联盟(National Swine Improvement Federation) 制定遗传育种手册(Swine Genetics Handbook),按照统一标准测定和选育。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
2.2 我国推广应用现状
2000年,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发布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及相关附件《遗传评估性状测定规程》、《遗传评估数据记录系统标准》、(遗传评估模型》,明确规定了有关种猪选育要求。2003年,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又牵头实施了农业‘948’颂目“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的持续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猪育种工作。
最近,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网站实现了种猪在线登记、信息查询。2001年以来,原全国大白猪育种协作组成员单位普遍开展种猪性能测定,应用GBS软件进行辅助选育,取得数十万条信息,开展了遗传评估,取得明显效果。
2.3 市场需求与竞争,促进选育新技术的实施
目前,优良种猪供不应求。客户专业知识与购买经验越来越丰富,经过选育具有完整系谱资料的优良种猪与未经选育的种猪价格差异在50%以上,因此,选育优良种猪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种猪选育新技术在本场内应用及效果
3.1 采用刺标法打耳号,建立种猪系谱档案
给种猪打耳号,为种猪个体建立种猪档案,是进行种猪个体识别、测定、信息采录、遗传评估工作的基础。
传统打耳号方法是从1到9 999打缺,1个周期后再重新打。这样做会发生许多问题,如:耳缺因打得不好无法辨认,无法辨别出哪些仔猪是全同胞,1年中有许多重复的个体号。2000年,应用了刺标与耳缺结合的方法给种猪打耳号,即类似于人的纹身的方法在种猪耳上刺上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种猪的窝号,窝内个体号用耳缺来标明。这样如果是全同胞就能完全看出,节省了查阅资料的时间,使工作既简单又准确。打耳号方法改进前后变化见表1。
3.2 应用分子检测技术
在选育初期对基础群种猪进行应激敏感基因的DNA检测和淘汰,基本消除产生应激的遗传因素,提高了种猪的适应性。1998年检测100多头,2004年检测200头。
3。3 应用B超测定种猪的背膘
1994-2000年,用的是屠宰测定的方法。测定出的优秀种猪要屠宰后测定其肉质性状,屠宰后肌肉松驰,容易发生误差。况且即使种猪再优秀也发挥不了它的优良性能了,造成优良基因的浪费。只能用其全同胞来代替,在生产中也会发生偏差。应用B超(ultrasonic),就是将人用的B型超声波技术应用到种猪活体测膘中去,这样测定的结果真实准确,测定后性能优良的种猪立即在生产中应用。
3。4 用BLUP模型分析结合体型外貌进行选留种猪
根据综合育种值排序,对2倍于留种所需的育种值最高个体进行体型外貌评定,根据育种值和体型外貌选留后备猪群。
3.5 育种软件GBS的应用
3.5.1 利用GB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开发的GBS系统软件对窝总产仔数、达100 kg体重日龄、背膘厚等性状进行BLUP育种值估计,得到单性状估计育种值,作为评价个体生产性能遗传潜力的主要指标。
3.5.2 用GBS软件进行选配用GBS软件计算配种公母猪间的亲缘系数,结合保留血统安排选配。及时淘汰总体性能差的血统,引进补充优良血统种猪。
3.5.3 将GBS网络版应用到种猪测定中 实现了育种数据共享,避免了育种数据重复记录、查找繁琐等弊病。客户端能够多点录入数据并实现了快速、准确、及时地应用数据。也能更准确地为顾客提供需要的数据,有利于全国联合育种远大目标的实现。
3.6 应用人工输精技术根据评估结果选用的优秀种公猪, 以人工授精方式在种猪场内应用,可节省养公猪的费用,加快遗传进展。
3.7 采用本场选育与引种相结合的方法加快遗传进展
4 用BLUP法对核心群种猪进行选育
4.1 核心群组成
大白猪基础母猪群600头,采用闭锁和开放相结合的选育措施,根据BLUP估计育种值结合体型外貌进行选种,根据家系和亲缘系数组织选配。
4.2 选育性状
大白猪的选育性状包括:繁殖性状(窝总产仔数)、生长育肥性状(达100 kg体重日龄)、胴体性状(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和体型外貌(大白猪种特征、乳头数及排列、四肢结实度等)。
4.3 测定和记录
4.3.1 繁殖性状母猪分娩当天记录窝次、父亲号、母亲号、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木乃伊、剪耳号、出生个体重、出生窝重;30日龄断奶时记录断奶窝重,根据母猪胎次、哺乳仔猪头数校正为21日龄窝重。
4.3.2 生产育肥性状对生长发育正常的猪在85~ 1 00 kg体重阶段用电子称重器称重,记录体重、日龄、性别、圈号,校正为100 kg体重日龄。
4.3.3 胴体性状85~ 105 kg体重阶段称重后利用B超测定猪体右侧最后肋离背中线5 cm处背膘厚,校正为100 kg体重背膘厚。目前正在试验猪个体性能测定系统,测定记录个体采食量、增重、生长曲线等。
5 应用选育新技术后的遗传进展分析
利用GBS软件分析总产仔数、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膘厚的群体遗传进展如表3所示。几年来,在中国农业大学种猪选育专家的指导下,本场通过运用新的选育技术,种猪场的种猪生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体型外貌更加均匀一致。种猪销往全国20几个省市区,受到各种猪场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