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介绍
1.饲养规模
种猪场常年存栏生产母猪3100头,公猪114头,哺乳仔猪(28天断奶)5210头,保育仔猪(6—20kg) 7502头,生长猪(20一50 kg) 9803头,育成大猪(50一100 kg)7315头。
2.废弃物排放量及废水水量、水质
经过对种猪场猪场废弃物的长时间跟踪检测,彻底摸清了猪场污水排放量及特点,如表1所示。种猪场每天排放的鲜猪粪约59.3 t,猪尿及冲洗水278.3t。此排污量已结合工程的特点及饲养工艺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进行清洁化生产。
考虑到当地人力资源丰富和人工工资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猪粪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以减少冲洗水的使用量,其中用于防暑降温的清洁水进行回用,雨污分流,并按清洁化生产的要求,严格控制饲料中重金属等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以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把场区内的所有生活污水接人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结合生态牧业项目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水部份进行综合利用,其余经处理后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畜禽废水排放标准。废水在经过厌氧发酵的处理后,部分经发酵处理过的废水作为生态有机肥加以利用,在遇到用肥淡季或雨季,全部废水经进一步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所规定的标准。
3.工程设计规模
每头猪每天排放的污染物按表1中数据计算,种猪场每天排放的鲜猪粪59.3 t,猪尿及冲洗水278.3 t,考虑到10% 的设计系数,该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日处理猪粪污水300 t·d-1,有机肥加工车问处理猪粪40 t·d-1。
3. 处理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是设计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整个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本工程按生态理念为指导,注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平衡,协调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之问的关系,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工艺流程。
污水通过沟管由场区自流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先经过格栅,去除废水中的稻草和大的悬浮物体,经沉砂井沉砂,去除废水中的砂,减少管道等的堵塞情况发生,废水自流进入集水池。考虑到猪场污水排放特点以及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集水池容积为100 m。进入集水池的废水由泵泵入水力筛网,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猪毛等杂物,水力筛网筛出的浮渣等集中进入集粪池,进行固体堆肥处理。
经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的作用不仅在于降解部分悬浮物质,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同时也为后续好氧处理配水起到积极作用。水解酸化池容积为300 m。
本工程采用改良型的UASB发酵工艺,总池容为1350 m ,分成独立的二格,便于后续管理运行,采用相互并联的方式,日处理水量约为300 t,采用常温发酵(520cC,冬季采用增温的方式)。由于厌氧出水中污水的BOD/COD比值较小,仅为0.26,不利于污水的进一步处理,必须进行调节。
由酸化调节池中的一部份酸化污水进入配水池,以调节厌氧出水的BOD/COD的比值。配水池容积为150 m。。好氧处理工艺采用SBR污水处理工艺,采用自动化管理。SBR好氧处理池容积为600 m 。在工程设计时采用了稳定塘工艺,主要考虑到可以防止环保突发事故的发生,设置稳定塘也可以减少好氧处理运行费用。稳定塘总面积为19300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