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波动大 炒黄金还不如炒鸡翼?
自从伯南克于2009年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在各大资产种类中,黄金的表现最亮丽、最为人称道。其实玉米在此期间的价格表现,与金价不相伯仲。以玉米饲料为主要成本的鸡翼,在美国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升势,比黄金更凌厉。农产品价格,是今年国际风险资产市场上的赢家。
各国央行QE大行其道之下,更多的流动性追逐有限的资产,硬资产胜出并不出奇。不过大宗商品却受制于全球经济下滑,需求不足。中国投资疲软,反弹乏力,更令大宗商品遭遇近十年来罕见的尴尬。农产品的境地却不同,成本在上升,但是需求依然旺畅。
今年夏季,世界粮仓美国和澳大利亚先后遇到罕见的旱灾,美国粮食失收三成。这些是厄尔尼诺惹的祸。厄尔尼诺来袭时,季风、洋流变成自西向东移动,太平洋表层的温热气流被抽向东岸,水温异常上升。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出现大面积干旱,东岸赤道附近的中美洲出现涝灾,中纬度地区的美国则遭受旱灾。
厄尔尼诺往往要持续2-3年,今夏在美国出现的灾情,冬季在南半球以及明年可能还会持续,笔者认为世界进入了一个粮食失收期。
生物制能,是刺激粮价上涨的第二个重要原因。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在那里原本是人类与家畜食料的玉米,有1/3转化成乙醇喂了汽车。尽管近来美国政府取消了生物制能的价格补贴,但是法律要求汽油中必须混入乙醇,加上油价高企,令玉米变油欲罢不得。
资本的投机需求,是拉动农产品价格飙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流动性的暴涨,大宗商品的失落,令更多投机客觊觎农业投资产品。而且农产品期货交易变得越来越便捷,并有大量衍生产品供选择,使大批对冲基金进入这个原本属于“小众”的市场。
农产品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汇率暴涨,也垫高了它们的生产成本,它们出口的农产品以美元计价,自然需要提价。同时不少政府为维护本国利益,宣布限制甚至禁止农产品出口,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失衡,触发市场恐慌情绪。自从2007年以来,至少有35个政府对本国农产品出口设限。
长期来看,城镇化大趋势只会在新兴市场国家越演越烈,农地、菜地在消失,农民在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在上升。这些不仅在中国发生,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都有发生。
民以食为天,食品乃必需品。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食品需求的抗跌性较强,价格的上涨空间似乎也更大。这个特性越来越受到热钱的青睐。
今年各国央行再次集体失德,先后推出新的量化宽松政策,触动人们对中期通货膨胀的忧虑,农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对未来通胀的对冲,成为另类的储蓄货币。
那么是不是真的炒鸡翼好过炒黄金?不然。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远超过黄金,避险功能并不突出。而且相关产品数量小,透明度低,监管也跟不上形势。黄金放在保险箱里,基本上保险,鸡翼放在冰箱/冷库里,时间长了却会变质。黄金的独特性和产量稳定性,都决定了它的储备货币功能,农产品则达不到这个标准。
本文地址:
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12375.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希望的田野 责任编辑: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