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奶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奶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最近的30年内,中国奶业得到飞速发展。我国已由贫奶国家成为产奶大国,中国奶牛养殖业走过了数量增长型发展阶段,正逐步迈进质量效益型阶段。
1 饲养标准的建立与修订
从1949年到1978年,政府重视工业的主导地位,农业的受重视程度不高,特别是奶牛养殖业,奶牛科研几乎没有投入,奶牛营养需要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等国家的标准,饲料能值的评定以总能消化能淀粉价和总可消化养分为主,氮以粗蛋白为评定指标精饲料主要依靠国营农场的自配料,预混料和添加剂使用率很低,粗饲料主要来源于国营农场自己种植的青贮以及青饲料,那时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奶牛饲养标准。
1979年以后,国家提高了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了对奶牛营养需要的研究,为我国奶牛饲养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我国奶牛饲养标准共发布了三版。第一版于1986年作为国家标准发布(ZBB43007-86),其主要起草人是冯仰廉教授和李永禄教授。研究提出了我国奶牛以产奶净能为基础的奶牛能量单位(NND)体系。为便于应用,于1989年出版了《奶牛饲养标准和典型日粮配方》。随后,在七五、八五以及九五期间国家和农业部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反刍动物能量转化规律及营养调控”(1994-1998)的支持下,反刍动物新蛋白质小肠蛋白质)体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历时8年的研究提出了我国较系统的小肠蛋白质营养体系,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重点修订的内容是小肠蛋白质体系。新蛋白质体系考虑了日粮蛋白质在瘤胃中降解和非降解部分,补充了日粮降解蛋白质转化为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以及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等重要参数,从而能反映出进入小肠的日粮非降解蛋白质和微生物蛋白质的量,并于2000年发布《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二版),主要起草人是冯仰廉、莫放、陆治年和阎汉平。自2000年以来,我国对瘤胃微生物氨基酸、饲料氨基酸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以小肠可消化粗蛋白为基础的赖氨酸和蛋氨酸营养平衡的建议。修订的《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三版)于2004年作为行业标准(NY/T34-2004)发布,标准主要起草人是冯仰廉、方有生、莫放、张晓明、李胜利、陆治年和王加启。为便于应用,在2007年出版了奶牛营养需要和饲料成分,在饲料营养价值表中,除常规成分外,还列出了我国实测的瘤胃降解蛋白质瘤胃可发酵有机物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生量瘤胃能氮给量平衡小肠可消化粗蛋白及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等参数。经过近20年在全国各地养殖企业和科研部门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适应我国奶牛养殖业(养殖人才网)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在中国农业大学的主持下,又开展了第三版的修订工作。主要增加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平衡、以及后备牛、高产奶牛和干奶牛营养需要量研究,同时还将增加奶牛常用饲料营养价值和生物学效价评定。
在此次修订中,中国专家特别注意到了中国奶牛养殖的国情,认为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不同于美国NRC标准,主要在于两国奶牛的品种和饲料资源差异较大。美国荷斯坦奶牛14月龄体重为370~400kg,成年母牛体重为650~750kg,而中国荷斯坦奶牛14月龄的体重只有280-350kg,成年体重约600kg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4年美国成年奶牛年平均单产8599kg,而此时中国奶牛的年平均单产只有4O34kg美国淘汰奶牛的平均单产已达到7吨,而中国淘汰奶牛的平均单产只有4吨左右。美国奶牛日粮以优质干草(如紫花苜蓿)和优质全株玉米青贮和畜牧青贮为主,而中国奶牛须大量利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主要粗饲料也是营养价值低的各种作物秸秆,优质粗饲料的使用率还比较低,只有规模化牛场饲喂苜蓿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几乎没有苜蓿青贮。美国奶牛的日粮中,精粗平衡,由于粗饲料品质优良,产奶量3Okg/d的奶牛精饲料饲喂量在8-1Okg/d,而我国一般在12kg/d左右,个别粗饲料质量差的养殖户可能喂到14kg/d,精饲料比例超过60%以上,奶牛营养代谢病瘤胃酸中毒和蹄病发病率高。我国的国情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是持续增加的,因此,如何利用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满足粮食安全是中央政府的首选,不可能有大量的耕地来种植优质牧草和青贮,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参数,只能脚踏实地的研究我国的饲料资源,如非常规饲料和加工副产品,根据我国的饲料资源特点和奶牛生产水平制定适合我国饲料资源和奶牛生产特点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饲养标准,对于指导我国奶牛养殖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