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农业人才网-行业资讯

建国以来我国奶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4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4.1瘤胃降解率的评定
  饲料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与在单胃动物肠道的消化是性质不同的过程,建立测定饲料营养物质在反刍动物瘤胃中降解率的方法是必须的。瘤胃尼龙袋法是目前活体测定饲料瘤胃降解率的主要方法,分两步测定饲料的瘤胃降解率一是测定尼龙袋中饲料消失率的时间变化曲线;二是铬标记方法测定饲料的瘤胃外流速度。饲料在尼龙袋中的消失率(降解率)与尼龙袋在瘤胃中滞留的时间长短有关,称为饲料的动态降解率。由于存在尿素的瘤胃循环,不能准确测定全消化道的饲料蛋白质消化率,因此尼龙袋法在饲料蛋白质降解率的测定中应用较多。
  关于尼龙袋的制作材料,冯仰廉等1984)建议使用35-50um的尼龙布或涤纶布。冯仰廉(1989)提出了瘤胃尼龙袋法评定饲料蛋白质降解率的建议方案,选用了上海产孔径为50um的尼龙过滤布,粗饲料测定的时间点为6、12、24、3、648、72h,精饲料为2、6、12、24、36、48h。为了使测得的降解率接近我国的饲养实际情况,建议基础日粮精饲料与青粗饲料干物质的比例宜保持在50:50。
  外流速度会明显影响被测饲料的瘤胃降解率,大多数统一被测饲料的外流速度越慢则降解率越高,但也有少数饲料受外流速度的影响较小例如,对鱼粉用牛瘤胃痊管尼龙袋法测定蛋白质降解率的结果表明,在瘤胃中发酵6h的降解率仅为39.2%,但经发酵48h便使降解率提高到79.7%(冯仰廉等1955)。莫放等(1991)用RNA作为微生物标记物,对比了体内法与尼龙袋法的蛋白质降解率,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蒋琪等(2000)对瘤胃尼龙袋法测定饼粕饲料总氨基酸降解率的研究表明,不同时间点瘤胃降解残渣中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与饲料原样中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在瘤胃降解初期相关性较好,随瘤胃降解时间延长相关性下降。粗饲料的粉碎细度对瘤胃降解率有显著影响,而精饲料的粉碎细度对瘤胃降解率没有显著影响(冯仰廉,1984)。饲料的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降解率也有影响,饲料经热处理能降低蛋白质瘤胃降解率,例如,未经热处理的豆粕蛋白质瘤胃平均降解率为42%,但经热处理后的豆粕蛋白质便下降到22%(冯仰廉等2000)。
4.2小肠消化率的评定
  以小肠可消化养分为基础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和营养需要符合反刍动物的消化代谢特点,也更加准确。饲料养分小肠消化率的评定技术和评定饲料养分的小肠消化率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奶牛新蛋白质体系就是以小肠可吸收蛋白质和氨基酸为基础。我国常用的测定小肠消化率的方法有体内法、半体内法和体外法。
  体内法测定过瘤胃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基本原理是:给动物安装十二指肠和回肠痰管,分别从十二指肠和回肠瘩管采取食糜样本,测定食糜样本在小肠中的消化率影响体内法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日粮的改变使实验动物的消化处于非正常状态,其次是测定十二指肠和回肠食糜流量的误差较大半体内法又称运动尼龙袋法其方法是将一定量经过瘤胃降解的待测饲料残渣装入尼龙袋中,封口后由十二指肠痰管投入消化道,从粪便收集排出的尼龙袋影响半体内法的主要因素有:从粪便收集的尼龙袋经过了大肠微生物的发酵,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尼龙袋在肠道中容易堵塞,不同尼龙袋从粪中排除的时间差异较大;尼龙袋对肠道的刺激较大,使尼龙袋在肠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低于食糜。么学博等(2007)用此法测定了反刍家畜常用饲料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小肠消化率。
  体外法是在科研试验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此法是利用小肠冻干粉模拟体内环境对饲料小肠消化率进行评定的一类方法。其缺点是在体外不可能完全模拟体内的消化过程,优点是不需要实验动物、速度快、成本低、易操作。影响体外法的主要因素有:使用的小肠冻干粉的酶活有差异;小肠冻干粉与饲料样品的添加比例;体外孵化时间。史清河等(2000)用绵羊小肠冻干粉评定精饲料的小肠消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肠冻干粉与饲料的添加比例为0.45g/0.56g,PH为7.5,温度为39,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12h和18h。王淑香等(2006)用牛小肠液冻干粉孵化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研究有机物和淀粉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牛小肠冻干粉与玉米的添加比例为0.5g/0.5g,最佳培养时间为5h。此法被用于测定不同加工处理玉米有机物(李福昌等,1998)、常用饲料过瘤胃淀粉(任莹等,2006;兰旭青等,2008;杜晋平等,2008)的小肠消化率。
4.3粗饲料的分级指数(GI)
  众所周知,粗饲料品质非常不稳定。为了科学地进行奶牛日粮配合,必须经常性地对奶牛采食的粗饲料进行品质评定。粗饲料品质评定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感官评定法以干草为例,主要根据以下指标评定:植物种类成熟度叶茎比例物理结构颜色气味,混杂程度等。另一种是实验室化学评定法主要评定指标是:粗饲料的DM、CP、NDF、ADF、ADIN(ADF结合氮)含量和能量估测值。这些传统的评定可以粗略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但无法做到量化,使其在实践中应用受到限制。
  最近几十年,利用整体指标评定粗饲料品质的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这方面美国普遍采用的RFV(饲料相对值)技术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技术。
RFV的计算公式是:RFV(%)=DMI×DDM/1.29
  式中,DMI和DDM分别为粗饲料的随意采食量和粗饲料的可消化干物质含量。在实际应用中,只需测定粗饲料的NDF和ADF以及DM含量,再通过数学模型来估测DMI和DDM值。
  RFV值是以盛花期苜蓿的DMI×DDM值作为100,来对不同的粗饲料进行分级,这一技术只能用于粗饲料的分级,而不能确切地对不同粗饲料进行科学搭配。其次,在RFV计算公式中间,也未能把粗饲料的CP和ADF含最对粗饲料品质的影响充分考虑进去。
  卢德勋(2001)根据我国粗饲料的利用现状,在广泛吸取RFV等粗饲料评定指数的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粗饲料品种较多品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评定粗饲料品质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简称GI或G指数)。GI不仅可以用于粗饲料的品质分级,还可用于指导粗饲料在配置日粮中的合理搭配。
  其计算公式为:GI(Mcal)=NEL(Mcal)×CP(%DM)/NDF(%DM)式中,NEL和DM分别为粗饲料的产奶净能(Mcal/kg)和随意采食量(kg/d)。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测定粗饲料的DM、NDF、ADF、CP含量即可。对奶牛而言,粗饲料的NEL和DMI值可由数学模型估测。
  与RFV技术相比,GI指数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计算GI指数时,把粗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整合起来考虑,同时将与粗饲料物理性状有关的ADF,NDF(或ADL)的影响也考虑在内,更加全面和合理。其次,Gl指数技术不仅能更为准确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而且可以方便地将它应用于粗饲料的科学搭配。这是因为GI指数是以经过校正的粗饲料能量食入量为基础的绝对值指标,更易于使粗饲料品质评定量化。王旭(2003)首次验证了GI理论:测定了几种常见粗饲料的GI值,并将GI对粗饲料的分级与RFV对粗饲料的分级进行了比较,结果其品质优劣排序完全一致,而且用GI优化的混合日粮的成本更低,生产性能高。张吉鹤等(2004;2008)的研究也表明GI比RFV更科学,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14151.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5A农业人才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