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具有吉林省特色的集约化养殖、生态养殖之路
发展具有吉林省特色的集约化养殖、生态养殖,这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从根源上掌控饲料添加剂、药物残留、重大疫病的防控等各个方面的环节因素,不但能提高肉类产品的质量,满足供求的不断增长,相应降低饲养成本,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1 吉林省畜牧现有的饲养方式
1.1 散养的饲养方式
吉林省地大物博,传统延续下来的家家户户都养殖牲畜,从十几只猪鸭到三五十只的饲养,大多都是散养。
1.2 散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2.1 饲养方式落后
养殖基础设施薄弱、养殖技术水平低、良种化程度低,缺乏市场信息,承担市场风险大,严重阻碍了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很多人为了减少饲养成本,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垃圾场大批饲养垃圾猪。由于达不到大规模养殖的标准,属于散养方式的
一种,无人管理,流入市场危害极大。
1.2.2 食品安全性没有保障
散养被视为个人行为,受到的约束小,病死牲畜舍不得销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1.2.3 肉品品质得不到保障
散养的畜禽有机会食入霉、腐败的食物,饮入被粪便污染的水,这些大大降低了畜禽肉品的品质。
1.2.4 不利于疫病的防控
在当前动物疫病污染面比较广、交叉带菌的情况下,落后的饲养方式很容易导致疫病大面积爆发。
1.3 规模性的饲养方式
在吉林省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情况下,大规模的饲养日益增多,许多经济条件好些的散养户都转向了规模化养殖。
1.4 规模化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
1.4.1 养殖户的文化素质低
大多的养殖农民都没经过系统的畜牧养殖培训,都是凭经验雇佣他人来饲养。在丹麦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农场主都需要有一定的学历、实际经验,然后由国家免费培训才能规模化饲养。
1.4.2 单一的规模化养殖增加饲养成本降低饲养成本的最好方法是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而且可以很好的控制养殖周围的水源污染,控制饲料添加等各个环节。
1.4.3 监督、检查不到位
在规模化饲养场,什么时候打疫苗,什么时候出栏都是由业主自己说了算,无法控制药物半衰期(在疫苗注射后15 d 才能出栏),这些弊病都来自于监督、检查不到位的结果。
1.4.4 饲养污染严重
大多养殖场都没有销毁和污水处理设备,饲养过程中对周围水质、土质、空气的污染很严重。
2 吉林省畜牧饲养的发展趋势
吉林省每年食用、外运猪344.6 154 万头,牛羊61.0 818 万头,禽类12 510.1 489 万只,其他(犬、鹿等)129.5 162 万头只,吉林养殖人才网估计这么庞大的数字带动的经济利润是多么可观。畜牧业养殖的集约化能有效地防控疫病、保证肉品品质、杜绝药物残留、提高食品安全、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减小环境污染。打破传统的养殖模式,建立畜牧业生态工程与吉林省特色集约化养殖相结合,是吉林省畜牧业饲养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
3 发展吉林省特色集约化养殖的具体措施
3.1 尽量采取集约化养殖
产供销为一体的集约化模式避免了二手贩子的倒手,可由乡、县政府牵线与销售点直接挂钩,减少二次污染的几率,控制水源、饲料的合格率与来源,保证上市肉品的品质。
3.2 利用现有的资源规划本地区的饲养发展模式比如白山市八道江区为壮大农村经济,避免市场风险,将上甸子村的养牛户集中起来,成立白山市庆丰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合作社从最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40 多户,年出栏肉牛1 500 头,盈利200 万元。根据本地区原有的养殖,统一规划、销售、政府参入,降低饲养成本。
3.3 划分区域养殖
由于市场变幻莫测,很多养殖户盲目养殖,什么价高养什么,这样会让市场的价格波动更大,弄不好就赔钱。不只要地区划分区域养殖,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也要整体全局划分区域养殖,统一调配稳定市场供需平衡。
3.4 与国际畜牧业靠拢
不断汲取外源信息,掌握国际畜牧业发展趋势,引进新的品种,更新原有的种畜,结合当地的情况融入新的创新饲养模式。比如广西马山县自创了“人畜分开、畜牧分区”的全新养殖方式,统一饲养品种,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用料标准,统一防疫用药,统一无害化处理和统一产品销售。
3.5 环保饲养成为畜牧业饲养发展趋势
饲养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人体的生命安全,某养鸡场附近的河道水色为深绿色,鱼虾类灭绝,水中N、P、K 等元素超标,一只鸡日排粪量约为0.1 kg,基本没经过排污处理就排放出去,污染水源,水源连带污染土质、空气。因此,吉林省在今后的畜牧业饲养发展上,首要的任务是环保饲养,避免饲养的重复污染。
1 吉林省畜牧现有的饲养方式
1.1 散养的饲养方式
吉林省地大物博,传统延续下来的家家户户都养殖牲畜,从十几只猪鸭到三五十只的饲养,大多都是散养。
1.2 散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2.1 饲养方式落后
养殖基础设施薄弱、养殖技术水平低、良种化程度低,缺乏市场信息,承担市场风险大,严重阻碍了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很多人为了减少饲养成本,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垃圾场大批饲养垃圾猪。由于达不到大规模养殖的标准,属于散养方式的
一种,无人管理,流入市场危害极大。
1.2.2 食品安全性没有保障
散养被视为个人行为,受到的约束小,病死牲畜舍不得销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1.2.3 肉品品质得不到保障
散养的畜禽有机会食入霉、腐败的食物,饮入被粪便污染的水,这些大大降低了畜禽肉品的品质。
1.2.4 不利于疫病的防控
在当前动物疫病污染面比较广、交叉带菌的情况下,落后的饲养方式很容易导致疫病大面积爆发。
1.3 规模性的饲养方式
在吉林省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情况下,大规模的饲养日益增多,许多经济条件好些的散养户都转向了规模化养殖。
1.4 规模化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
1.4.1 养殖户的文化素质低
大多的养殖农民都没经过系统的畜牧养殖培训,都是凭经验雇佣他人来饲养。在丹麦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农场主都需要有一定的学历、实际经验,然后由国家免费培训才能规模化饲养。
1.4.2 单一的规模化养殖增加饲养成本降低饲养成本的最好方法是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而且可以很好的控制养殖周围的水源污染,控制饲料添加等各个环节。
1.4.3 监督、检查不到位
在规模化饲养场,什么时候打疫苗,什么时候出栏都是由业主自己说了算,无法控制药物半衰期(在疫苗注射后15 d 才能出栏),这些弊病都来自于监督、检查不到位的结果。
1.4.4 饲养污染严重
大多养殖场都没有销毁和污水处理设备,饲养过程中对周围水质、土质、空气的污染很严重。
2 吉林省畜牧饲养的发展趋势
吉林省每年食用、外运猪344.6 154 万头,牛羊61.0 818 万头,禽类12 510.1 489 万只,其他(犬、鹿等)129.5 162 万头只,吉林养殖人才网估计这么庞大的数字带动的经济利润是多么可观。畜牧业养殖的集约化能有效地防控疫病、保证肉品品质、杜绝药物残留、提高食品安全、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减小环境污染。打破传统的养殖模式,建立畜牧业生态工程与吉林省特色集约化养殖相结合,是吉林省畜牧业饲养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
3 发展吉林省特色集约化养殖的具体措施
3.1 尽量采取集约化养殖
产供销为一体的集约化模式避免了二手贩子的倒手,可由乡、县政府牵线与销售点直接挂钩,减少二次污染的几率,控制水源、饲料的合格率与来源,保证上市肉品的品质。
3.2 利用现有的资源规划本地区的饲养发展模式比如白山市八道江区为壮大农村经济,避免市场风险,将上甸子村的养牛户集中起来,成立白山市庆丰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合作社从最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40 多户,年出栏肉牛1 500 头,盈利200 万元。根据本地区原有的养殖,统一规划、销售、政府参入,降低饲养成本。
3.3 划分区域养殖
由于市场变幻莫测,很多养殖户盲目养殖,什么价高养什么,这样会让市场的价格波动更大,弄不好就赔钱。不只要地区划分区域养殖,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也要整体全局划分区域养殖,统一调配稳定市场供需平衡。
3.4 与国际畜牧业靠拢
不断汲取外源信息,掌握国际畜牧业发展趋势,引进新的品种,更新原有的种畜,结合当地的情况融入新的创新饲养模式。比如广西马山县自创了“人畜分开、畜牧分区”的全新养殖方式,统一饲养品种,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用料标准,统一防疫用药,统一无害化处理和统一产品销售。
3.5 环保饲养成为畜牧业饲养发展趋势
饲养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人体的生命安全,某养鸡场附近的河道水色为深绿色,鱼虾类灭绝,水中N、P、K 等元素超标,一只鸡日排粪量约为0.1 kg,基本没经过排污处理就排放出去,污染水源,水源连带污染土质、空气。因此,吉林省在今后的畜牧业饲养发展上,首要的任务是环保饲养,避免饲养的重复污染。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14350.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5A农业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