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农业人才网-行业资讯

青海省互助县畜牧科技发展现状与建议

2013-7-28 畜牧人才网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互助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辖区共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7.7万农户,人口37.08万。该地区根据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分为川水、浅山和脑山地区三种类型。2008年末,全县各类畜禽存栏183.83万头只,猪、绵羊、绒山羊、牛、鸡的良种比例分别达到96%、35%、67%、46%和95%。畜牧部门共核发《种畜禽经营许可证》145个。近三年来全县每年完成各类畜禽疫病防治310万头只(次),活畜产地运输检疫3.2万头只、胴体检疫2.5万头只。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近年来畜牧科技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用状况,最近笔者深入到本地区部分乡村的农户,从良种推广、畜禽防疫、家畜驱虫及饲养方式四个方面,采取随机调查方式,对不同地区的3个乡、6个村、155户农户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科技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畜牧科技的应用率不断上升,科学养畜水平显著提高。但在调查中发现,局部地区尚存在着农民科技意识不强、饲养方式落后、饲养畜禽品质差、防疫工作不够完善等问题。值得引起各级畜牧部门的足够重视。
1 存在的问题
1.1 良种推广方面 一是良种供应不足。近年来畜牧部门虽然开展了以乡(镇)畜牧兽医站、配种改良点为中心的牛猪等家畜的改良工作,且辐射面逐步扩大,但由于地区分散,千家万户饲养牲畜,加上种源不足,信息闭塞,有的乡村尤其在偏远地区,良种供应仍然紧缺,满足不了实际生产需求。二是种畜价格居高不下,农户购买不起,所饲养的家畜品质较差,生产性能低。三是由于科技宣传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对优良品种了解不多,在不同地区适宜饲养什么样品种的家畜心里无底。四是畜牧部门对农户饲养的土杂劣质种畜的去势淘汰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措施乏力,《种畜禽经营管理条例》贯彻不力。
1.2 畜禽防疫方面 一是防疫部门多年来实行的动物免疫程序已不适应目前疫病种类多、疫情复杂多变的实际。原程序只针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副伤寒、鸡新城疫、牛出败、羊魏氏梭菌及羔痢等疫病的预防,而对近年来已检测出的鸡法氏囊、猪细小病毒病、流行性腹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尚未引起畜牧部门的足够重视。二是防疫技术服务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个别村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技术水平低,加上业务人员对防疫全过程的监督不到位,漏防漏注较多,免疫标识佩戴率低,防疫质量不可靠。据了解,有的村社实际防疫密度(如鸡Ⅰ系苗、羊四联苗等)不到50%甚至更低。因此,零星疫情时有发生,“打了防疫针疫情照样发”的现象亦屡见不鲜。三是少数群众对畜禽防疫不予接受,思想认识仍停留在牲畜是自家养的,打不打防疫针由已的状态。此,防疫部门缺乏强制措施,防疫工作问题多、难度大。
1.3 家畜驱虫方面 调查中发现,部门群众对寄生虫病的危害认识不清,不知道对家畜何时驱虫,用什么药物驱虫。有的虽然懂得对家畜驱虫有好处,但在药物的选择及用药剂量等方面存在盲目性。另外,一到冬闲时节,部分农户对家畜有散放散养的习惯,增加了某些寄生虫病的感染机会。据调查,一些内外寄生虫病如猪蛔虫、猪囊尾蚴、牛羊肠道线虫、焦虫、弓形体、螨病等在部分地区形成一定的危害。尤其猪囊尾蚴病在脑山地区人畜间的发病率较高,外市县医院俗称此病为“互助病”。
1.4 饲养方式方面 一是部分农户修建的保温畜舍不够规范。在其布局、朝向、采光面、舍内卫生及环境消毒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利用效果不佳。二是不注重科学饲养方法。只有少数农户注重饲料的合理搭配,添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牲畜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大部分农户则有啥喂啥,随条件而宜。还有少数农户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如对育肥猪采取先吊架子,后再育肥的办法,不计饲养成本,饲养周期长达1.5~2年。三是不注重饲用秸秆的技术加工。大部分农户对秸秆未经技术加工(如氨化、微贮等),用其原料喂牛喂羊,降低了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14422.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5A农业人才网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