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病原菌污染的控制措施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和饲料安全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就全球而言,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问题的发病率正在增加,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他们吃什么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零售商对供应商的要求也正变得越来越严格。安全的饲料则是畜牧业防止微生物污染的第一关也是重要的一关,随着饲料行业的发展,关于饲料安全的法律法规也将更加严格和健全。所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饲料制造商的压力,
要求他们把重点放在实现更高标准的病原体的控制,使他们更专注于减少饲料病菌的污染。
动物饲料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链的第一个环节,但动物饲料病原菌污染能够导致人类食源性疾病。Crump JA等研究证明,食用受病原菌感染饲料的动物或动物产品会导致人类疾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70年代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秘鲁鱼粉使美国人、英国人、以色列人和荷兰人感染沙门氏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专家小组认为,从饲料方面考虑,沙门氏菌是饲料中的主要危害菌群,其他如李斯特菌属、大肠杆菌和梭菌属,相对而言则是次要的;工业化生产的饲料要比其他方式生产的饲料更容易受沙门氏菌的污染,而且从原料(特别是油料饼粕和动物源性蛋白)阶段开始就可能已经受到污染。沙门氏菌是一类革兰阴性、长有鞭毛的兼性需氧菌。沙门氏菌包括波哥沙门菌属和肠炎沙门氏菌属。肠炎沙门氏菌属还可进一步划分为7个不同的群或亚种。另外,脂多糖和鞭毛结构的不同导致抗原的变异,因此出现了多种血清型,至今已发现有2500多种沙门氏菌血清型。
1 病原菌进入饲料生产链的途径
动物饲料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载体。沙门氏菌等病原菌污染饲料原料的方式途经不一,有来自于饲料原料如大豆和谷物的作物进行粪肥施肥,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如骨粉、羽毛粉的引入以及加工环境造成的交叉污染。另外,也有相关证据证明沙门氏菌可通过家禽、啮齿动物和昆虫传播给饲料原料,但此结论有待进一步调查确认。在很多国家如中国和美国,沙门氏菌对饲料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饲料中的沙门氏菌直接导致了动物的沙门氏菌病,但一些国家的细菌检测部门已经多次发现饲料中沙门氏菌污染与动物沙门氏菌病的高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