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灌区秸秆饲料化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 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现状
利用大量的秸秆资源生产秸秆饲料,既节约用粮,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降低养殖成本,又能通过“过腹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养地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良性发展。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合理有效地利用秸秆可实现畜牧业向节粮型转变。2003年5月1日起宁夏全区实行了封山禁牧,饲料资源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而秸秆养畜有效地解决了禁牧之后饲草紧缺的问题。宁夏各级畜牧业相关部门把发展农作物秸秆养畜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饲草饲料的开发和利用,全面推进秸秆养畜工作。宁夏自2000年开始推广以全株玉米青贮为主的“三贮一化”技术,据相关部门的报道,2007年宁夏秸秆加工利用总量达到175万t,加工利用率达到38%,相当于节约粮食29万t,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9.4%,2008年宁夏计划饲草加工调制总量190万t,相当于节约粮食30多万t,其中,秸秆黄贮110万t,全区实际完成饲草加工调制(青贮、微贮、酶贮和氨化)总量达到192万t,实际利用玉米秸秆113万t,农作物秸秆在饲料中的利用比重不断加大,以玉米秸秆为主、水稻秸秆次之。据灌区不完全统计,水稻秸秆利用32万t,而小麦、豆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秸秆饲料利用32.5万t,饲料用秸秆总用量为167.5万t。长期以来,玉米秸、麦秸、糜草等是牛羊的主要粗饲料,过去主要利用收获籽实后的作物秸秆经粉碎、铡切后直接饲喂,其适口性差、粗纤维含量高、蛋白含量低、消化吸收率不高,饲喂效果差。随着“三贮一化”技术即青贮、微贮、黄贮、氨化技术的示范推广,以及复合型生化秸秆颗粒饲料、秸秆成型饲料等的研究开发,极大地改善了秸秆饲料的适口性,有效地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目前,宁夏黄灌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途径主要有玉米秸秆青贮处理、秸秆黄贮处理、秸秆微贮处理、秸秆氨化处理、酶制剂处理、秸秆成型饲料、秸秆铡切和粉碎直接饲用等。在宁夏灌区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中,以青贮、黄贮为主的秸秆饲料的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规模养殖场基本已普及了青黄贮秸秆处理技术。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及养殖户都建立了与养殖规模相应的青黄贮池,并配有饲料基地,每年种植优质青贮玉米和高产玉米,另外,还从种植户手中收购大量的青贮玉米和玉米秸、稻草等作物秸秆作为补充和储备。青贮饲料营养含量比较高,有饱腹作用,能刺激胃肠蠕动,相对于干秸秆喂养奶牛,青贮饲料能增加产奶量20%~30%,而用黄贮饲料饲喂肉牛,能缩短育肥期,育肥牛开始体重多数在200~400kg之间,经过3~4个月的育肥,体重可增长200kg,育肥期相应缩短,经济效益显著。宁夏灌区的秸秆成型饲料的利用已经在有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中推广使用。按奶牛各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配成全日粮复合秸秆饲料饲喂奶牛效果显著。据在宁夏银川市丰登镇新兴奶牛场、宁夏贺兰县信旺奶牛场进行奶牛全日粮复合秸秆成型饲料饲喂试验,产奶量比常规混合饲料喂养增加8.5%和14.1%。农作物秸秆经过成型处理后饲喂肉牛,无论从增重速度和经济效益上都优于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与精料分开饲喂的传统饲养模式。复合型生化秸秆颗粒饲料饲喂成年滩羊与未处理秸秆相比日增重可提高25.05%,饲料报酬提高25.23%。但大部分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还是以“三贮一化”技术为主,同时,宁夏灌区还在逐步引进和推广其他秸秆饲料化处理技术。从2002年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机鉴定技术推广站,进行玉米秸秆挤丝揉搓加工技术的引进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推广前景,综合效益十分显著。通过与带穗玉米青贮饲料饲喂对比试验发现,试验个体奶牛增加产奶量1.5kg/d,并且奶牛体质明显提高,与铡切的带棒青贮饲料相比价格略高,但产奶量的提高和奶牛体质的增强,可以在经济上加以弥补。另外,秸秆的“袋装酶贮”是一项简单易行、备受养殖户青睐的实用技术,通过延长酶贮时间,加大饲料酶用量和采用一定的保温措施在冬季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酶贮效果,在灌区农户中已开始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易于产业化和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