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农业人才网-行业资讯

乳酸菌在肉鸡生产中替代抗生素效果

2014-9-11 畜牧人才网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乳酸菌是指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统称,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系统分类中的一科或一属,其中有益菌以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为代表。  乳酸菌在促进肉鸡生长、提高免疫性能和抗菌作用上具有较好的效果,是替代抗生素的理想绿色饲料添加剂。
1 乳酸菌在肉鸡机体内的作用机理
1.1 促生长作用
1.1.1 合成维生素和菌体蛋白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合成菌体蛋白,在微生物自身溶菌酶和肉鸡胃酸、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作用下,菌体蛋白可以分解并被肉鸡肠道消化吸收;乳酸菌还能合成B族维生素,供肉鸡机体利用,当饲料中B族维生素不足时,有明显的加强代谢的作用。黄庆生等报道,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玉米粉和小麦粉,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72%和85%,蛋氨酸分别增加40%和46%,硫胺素和核黄素均有所增加,游离氮增加160%和40%,游离铁增加130%和90%,游离钙增加150%和120%,总体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1.1.2 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在偏酸性环境中,肉鸡机体内的一些消化酶(如蛋白酶等)才能被激活,分解营养物质。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能够降低消化道pH,激活消化酶,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李路胜等选用温氏麻鸡1日龄母雏,采用基础日粮(不含有抗生素和乳酸菌)、基础日粮+黄霉素0.0125%、基础日粮+乳酸菌制剂1.5%(饮水)、基础日粮+乳酸菌制剂1.5%(拌料后发酵6h)。
    试验期为72d,分为前期(1~4周)、中期(5~8周)、后期(9~11周),结果表明,发酵组可显著降低盲肠pH、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淀粉酶活性(P<0.05)。此外,肠道内pH降低,还能够活化矿物质离子(钙、镁离子等),促进畜禽肠道中矿物质的消化吸收。
1.2 调节消化道微生态平衡
1.2.1 黏附的生理效应
    乳酸菌能够定植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并形成一层“生物膜”,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的损害。此外乳酸菌还具有通过下调特异性信号传递直接影响免疫反应的作用。当乳酸菌黏附到动物肠道后或者受到病原菌感染时,可以激活MAP-激酶途径和NF-kB途径,从而产生免疫反应,促进多核白细胞从微脉管系统向肠腔转移。而这些细胞可以参与吞噬和杀死入侵的外源微生物。乳酸菌进入肠道能否黏附于宿主某段肠道的黏膜细胞表面,形成稳定的优势菌群,是决定乳酸菌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活菌制剂对宿主的黏附作用有种属特异性,从某一种动物分离到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只对这类动物消化道上皮有较好的黏附性,对其他动物则呈现低黏附性或不黏附。
1.2.2 改善微生物菌群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乳酸、乙酸等),能够降低消化道中的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使肠道处于酸性环境。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一般易在pH为6~8的中性环境中生存,而乳酸菌产生的肠道酸性环境,对于某些致病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葡萄球菌等)有颉颃作用。产生的过氧化氢能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细菌(如假单孢菌属)、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属等。乳酸菌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蛋白质或肽类,如各种乳酸杆菌素和双歧菌素,对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有颉颃作用,双歧杆菌等还可将结合的胆酸分解为游离的胆酸,后者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比前者更强。温彩霞等利用由鸡粪肠球菌、鸡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芽胞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复合型菌剂灌喂雏鸡后,再用绵羊红细胞腹腔注射免疫4d,使雏鸡体内产生溶血素(IgM),通过测定其血清中溶血素的效价,发现灌服不同菌量的雏鸡所产生的溶血素效价比没有灌服的对照组所产生的溶血素效价高出22%~32%,添加乳酸菌对肠道沙门氏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2.3 清除有毒有害物质
    乳酸菌能够清除肠道内毒性胺、硫化物、酚类和吲哚等有毒有害物质,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肉鸡的快速生长。李路胜等报道,乳酸菌能显著降低盲肠内氨浓度。
1.3 提高免疫机能
    乳酸菌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刺激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14724.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5A农业人才网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