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子繁育员国家职业标准
1.1 职业名称:农作物种子繁育员。
1.2 职业定义:从事一年生作物种子及种苗繁殖、生产和试验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 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表达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 作协调,嗅觉、色觉正常。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 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 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具有相关的仪器设备及教学用具。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
(3)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 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 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 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 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 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 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 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 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技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 标准考场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 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不 少于3人。
1.8.5 鉴定时间:初级、中级、高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120分钟。技师、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考试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150分钟。
1.8.6 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考核须有相应的实验室、考种室、实验田(地)及仪器、设施、设备、农机具等。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1)爱岗敬业,依法繁种(2)掌握技能,精益求精(3)保证质量,诚实守信(4)立足本职,服务农民
2.2 基础知识
2.2.1 专业知识:(1)农作物种子知识(2)农作物栽培知识(3)植物学4)植物保护知识(5)土壤知识(6)肥料知识(7)农业机械知识(8)气象知识
2.2.2 法律知识:(1)农业法(2)农业技术推广法(3)种子法(4)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5)产品质量法(6)经济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2.2.3 安全知识:(1)安全使用农机具知识(2)安全用电知识(3)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播 前 准 备 |
(一)种子(苗)准 备 |
1.能按要求备好、备足种子(苗) 2.能按要求进行晒种、浸种、催芽等一般种子处理 |
种子处理用药知识 |
(二)生产资料准备 |
1.能按要求准备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 2.能正确使用常用农具 |
农机具常识 | |
(三)整地施肥 |
1.能进行一般的耕地、平整土地 2.能施用基肥 |
耕作常识 | |
二 、 田 间 管 理 |
(一)规格种植 |
能做到播种均匀、深浅一致 |
了解株、行距、行比等种植规格 |
(二)水肥管理 |
会追肥和排灌水 |
| |
(三)病虫害防治 |
1.能按要求配制药液 2.能正确使用药械 |
| |
(四)适时收获 (出圃) |
1.能进行收获、脱粒、清选、晾晒等工作 2.能安全保管种子(苗) |
种子保管知识 | |
三 、 质 量 控 制 |
(一)防杂保纯 |
1.能按要求防止生物混杂 2.能按要求防止机械混杂 |
种子防杂知识 |
(二)去杂去劣 |
能按要求识别并去除杂劣株 |
|
3.2 中级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播 前 准 备 |
(一)种子(苗)准备 |
1.能独立备好、备足种子 2.能独立完成较复杂的种子(苗)处理 |
1.种子处理知识 2.品种特性 |
(二)种植安排 |
能按要求落实地块及种植方式 |
| |
(三)生产资料准备 |
1.能根据繁种方案准备所需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 2.能准备、维修常用农具 |
| |
(四)整地施肥 |
能完成较复杂的整地施肥工作 |
耕作知识 | |
二 、 田 间 管 理 |
(一)规格种植 |
能进行规格种植 |
|
(二)水肥管理 |
能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水肥管理 |
农作物生理知识 | |
(三)病虫害防治 |
1.能及时发现病、虫、草、鼠害 2.能正确使用农 药 |
| |
(四)适时收获(出圃) |
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收获、脱粒、晾晒、清选等工作 |
| |
三 、 质 量 控 制 |
(一)防杂保纯 |
1.能防止生物学混杂 2.能防止机械混杂 |
作物生殖生长知识 |
(二)去杂去劣 |
能准确去除杂劣株 |
品种标准 | |
四 、 田 间 观 察 |
(一)营养观察 |
能准确判断作物群体生长、营养、发育状况 |
作物营养生长知识 |
(二)生育观察 |
1.能观察记载作物生育时期 2.能观察记载作物花期相遇情况 |
|
3.3 高级
3.4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播 前 准 备 |
(一)种子(苗)准备
|
能正确进行种子(苗)的分发和登记 |
|
(二)种植安排 |
1.能落实田间种植安排 2.能按方案进行品种试验 |
1.不同作物的隔离要求 2.气象知识 | |
(三)整地施肥 |
1.能指导备足农用物质 2.能指导整地施肥 |
| |
二 、 田 间 管 理 |
(一)规格种植 |
能选择适当的种植时期 |
农时常识 |
(二)水肥管理 |
能进行作物营养、生长诊断 |
| |
(三)病虫害防治 |
1、能采用合理的病虫草鼠害防治措施 2、能指导使用农药、药械 |
田间常见病虫害识别知识 | |
(四)适时收获(出圃) |
能准确确定收获期 |
| |
三 、 质 量 控 制 |
(一)防杂保纯 |
1.能指导防止生物学混杂 2.能指导防止机械混杂 |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
(二)去杂去劣 |
能指导田间去杂去劣 |
| |
(三)质量检验 |
1. 能进行田间检验 2.能通过外观对种子(苗)质量进行初步评价 3.能测定种子水分、净度、发芽率等 |
| |
四 、 观 察 记 载 |
(一)田间记载 |
1、能进行气候条件的记载 2、能进行特殊情况的记载 |
|
(二)生育预测 |
1.能较准确地预测花期、育性、成熟期 2.能进行田间测产 |
生物统计知识 | |
(三)建立档案 |
能记载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等 |
种子档案知识 | |
五、 包装 贮藏 |
(一)种子包装 |
能包装种子(苗) |
种子包装知识 |
(二)种子贮藏 |
能防止种子(苗)混杂、霉变、鼠害等 |
种子贮藏知识 |
3.4 技师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起 草 方 案 |
(一)明确任务 |
能起草具体的实施方案 |
|
(二)选择基地 |
能落实地块 |
| |
(三)制定技术措施 |
能合理运用技术措施 |
| |
(四)人员分工 |
能合理确定人员 |
管理知识 | |
二、 播 前 准 备 |
(一)种子(苗)准 备 |
1.能根据种子(苗)特性、特征辨别品种 2.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种子(苗)处理中的问题 |
|
(二)检查指导 |
1.能检查评价整地施肥质量 2.能检查农用物资和农机具准备情况 |
1.土壤分类知识 2.肥料知识 | |
三、 田间 管理 |
(一)水肥管理 |
能制定必要的水肥等促控措施 |
作物栽培知识 |
(二)病虫害防治 |
能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
病虫测报及防治知识 | |
(三)适时收获(出圃) |
能精选种子(苗) |
| |
四、 质量 控制 |
(一)保持种性 |
能进行提纯操作 |
种子提纯操作规程 |
(二)去杂去劣 |
能确定去杂去劣的关键时期 |
| |
(三)质量检验 |
1.能进行田间质量检查、评定 2.能进行室内检验法 |
种子检验知识 | |
五、 观察 记载 |
(一)田间记载 |
能调查田间病虫害并记载 |
病虫害调查方法 |
(二)生育预测 |
1.能调节花期相遇 2.能组织田间测产 |
| |
(三)建立档案 |
能制定相应的调查记载标准和要求 |
档案管理知识 | |
六、 包装 贮藏 |
(一)种子(苗)包 装 |
能检查指导种子(苗)包装 |
|
(二)种子(苗)贮 藏 |
能检查指导种子(苗)贮藏 |
| |
七、 组培 脱毒 |
(一)组织培养 |
1.能正确选用培养基 2.能进行无菌操作 |
组培知识 |
(二)无毒苗生产 |
1. 会脱毒 2.能进行无毒繁殖 |
脱毒原理 | |
八、 技术 培训 |
(一)起草培训计划 |
能起草繁种人员的培训计划 |
|
(二)实施培训 |
1.能对繁种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2.能对初、中级繁育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
|
3.5 高级技师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制定 方案 |
(一)明确任务 |
能确定繁种任务 |
1.土壤学 2.肥料学 3.作物栽培学 |
(二)确定基地 |
能选定合适的地块 | ||
(三)制定技术措施 |
能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 | ||
二、 质量 控制 |
(一)保持种性 |
能组织、指导提纯工作 |
种子学 |
(二)质量检验 |
能组织田间质量检查、评定 | ||
三、 组培 脱毒 |
(一)组织培养 |
能配制培养基 |
1.培养基特性 2.植物病毒学 |
(二)无毒苗生产 |
1.能指导无毒繁殖 2.能鉴定脱毒 | ||
四、 技术 培训 |
(一)制定培训计划 |
能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 |
1.心理学 2.行为学
|
(二)编写讲义 |
能编写培训讲义或教材 | ||
(三)技术培训 |
1.能阶段性地对繁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2.能对繁种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 |
4.比重表
4.1 理论知识
项 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 技师(%) | |
基本 要求 |
职业道德 |
10 |
10 |
10 |
10 |
10 |
基础知识 |
35 |
25 |
25 |
5 |
5 | |
相 关 知 识 |
播前准备 |
15 |
15 |
10 |
5 |
— |
田间管理 |
20 |
15 |
15 |
5 |
— | |
质量控制 |
20 |
20 |
15 |
15 |
25 | |
田间观察 |
— |
15 |
— |
— |
— | |
观察记载 |
— |
— |
15 |
5 |
— | |
包装贮藏 |
— |
— |
10 |
5 |
— | |
组培脱毒 |
— |
— |
— |
10 |
10 | |
制定(起草)方案 |
— |
— |
— |
20 |
20 | |
技术培训 |
— |
— |
— |
20 |
30 |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操作
项 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 技师(%) | |
技 能 要 求 |
播前准备 |
35 |
25 |
15 |
5 |
— |
田间管理 |
35 |
30 |
30 |
5 |
— | |
质量控制 |
30 |
30 |
30 |
20 |
20 | |
田间观察 |
— |
15 |
— |
— |
— | |
观察记载 |
— |
— |
15 |
5 |
— | |
包装贮藏 |
— |
— |
10 |
5 |
— | |
组培脱毒 |
— |
— |
— |
20 |
20 | |
制定(起草)方案 |
— |
— |
— |
20 |
20 | |
技术培训 |
— |
— |
— |
20 |
40 |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