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农业开发
通过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是“十三五”时期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因此,对有一定的生产条件的贫困人口而言,可以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链,通过优化品种、塑造品牌来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实现摆脱贫困。
精准扶贫与农业发展不少贫困地区的一个主要特征首先是非农产业落后,导致农业人口几乎没有机会获得非农产业收入。而与此同时,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如人均耕地少,山地多,不适合机械化耕作,难以进行设施灌溉,远离大中城市等目标市场,导致作为农户唯一来源的农业收入无法提高,只能徘徊在吃饱肚皮、勉强维生的水平。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环京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属于这一种情况。
从提高这些地区农户收入的角度看,较为简单或能“立竿见影”的办法是通过为青壮年农民到相对发达的地区务工提供支持,包括就业信息介绍、技能培训等。因为只要每个农户有一到两名家庭成员外出务工,脱贫目标就会在一两年后基本实现。然而,由于贫困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缺少职业晋升的技能,如果是少数民族地区,还会与发达地区的语言、文化均有很大差异,加上相当一部分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外出务工人员,导致贫困地区的众多家庭并不能因为外出务工这一渠道实现脱贫。这也应该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农民工已经接近3亿规模的背景下,依然有大量贫困人口的一个原因。
因此,就这些贫困地区的长期脱贫来看,如何借助当前的政策背景和农业发展态势,借助现代产业链,开发其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应该是精准脱贫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藏在深山”的优质农产品贫困地区的农业开发并不容易,否则就没有现在的脱贫问题了。要想在老问题上作出新文章,就必须科学制定开发策略,利用好现有的农业政策和扶贫政策,并积极对接产业领导者,响应市场新趋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具有一定农业基础的贫困地区要通过农业开发来脱贫,第一要务是充分认识到现有资源的市场潜在价值。这些地区因为较少工业或矿产开发,所以自然环境一般很少污染。过去,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贫穷的伴生物,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变成脱贫的宝贵资源。
这些贫困地区无污染或很少污染,这恰恰是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天然优势。随着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力量正在日益壮大。这些消费者看重自己的健康,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消费支出,不介意为安全、优质的食用农产品埋单。
这种市场契机是在2008年毒奶粉事件及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出现的。国人赴港扫购洋奶粉,社区支持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机食品的兴起等,都是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飙升的信号。但遗憾的是,贫困地区的天然、优质农产品却很少有机会去分享高端生鲜市场的红利。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
首先,产量不大。由于我国农村实现家庭分散式经营,加上这些贫困地区人均耕地少,很难形成某种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
其次,难以标准化。即使当地有某种农产品的种植传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也可能由于品种不统一,或种植管理标准不一样,导致农产品品种、规格、成熟度等不一致,无法实现标准化。
再其次,与市场对接不畅。最近一些年,不少地方政府部门推动“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工作,致力于实现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但是,这种基于生产端或供给侧的改革要成功,必须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很好对接。而如何开发销地的市场并非地方政府的强项。虽然有不少地方尝试“政府塔台,企业唱戏”模式,通过展览会等形式推动产销对接,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政府驱动的买卖与市场内在需求的交易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可能是“拉郎配”,市场需要的是“自由恋爱”。
另外,这些贫困地区往往交通不便,物流费用高昂。这些客观因素都成为这些“藏在深山”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之路的重重障碍。
出路: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化“精准扶贫”强调因地制宜,分因施策。对于以上分析的贫困地区而言,根据自身禀赋,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政策红利,走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化道路是理性的选择。主动对接农业产业链,借助产业链领导者的市场力量,提质增效,是解决本文所述地区脱贫的良方。
主动对接产业主导者是脱贫的第一步。我国的农产品产业链尚处于低水平发育阶段,无论种植养殖,还是初加工,抑或是产品流通,都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接近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对于消费者或许是福音,但对于产品的提供者却不是什么好事。相对于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者而言,处于非平原地区的贫困地由于规模、交通等原因更难与产业链的主流力量对接。但是,考虑到发达地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发展态势,环境污染少的贫困地区却有着天然的优势,甚至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无论是致力于全产业链的中粮,还是深耕于生鲜产品流通的永辉超市,抑或是尝试开拓线上生鲜销售的京东,都在国内外寻找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上贫困地区一旦借助中央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与农产品产业链的某个巨头建立经济联系,那么,将有可能尽享政策红利和市场升级的红利,在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上取得先机。
要实现以上设想,不仅需要贫困地区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者优化品种,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化和标准化,还需要在品牌化方面下大力气,或打造自有品牌,或与产业巨头合作打造共有品牌或双品牌,通过品牌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唯有此,此类地区的农业脱贫方见成效。没有产业巨头的介入,贫困地区的农业很难实现品牌化。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在精准扶贫中“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本文提出的贫困地区优势农业品牌化,既考虑到了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也兼顾了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同时注意发挥政策红利,应该是将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脱贫很好结合的一个大胆尝试。我们期待这种理论构想能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精准扶贫与农业发展不少贫困地区的一个主要特征首先是非农产业落后,导致农业人口几乎没有机会获得非农产业收入。而与此同时,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如人均耕地少,山地多,不适合机械化耕作,难以进行设施灌溉,远离大中城市等目标市场,导致作为农户唯一来源的农业收入无法提高,只能徘徊在吃饱肚皮、勉强维生的水平。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环京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属于这一种情况。
从提高这些地区农户收入的角度看,较为简单或能“立竿见影”的办法是通过为青壮年农民到相对发达的地区务工提供支持,包括就业信息介绍、技能培训等。因为只要每个农户有一到两名家庭成员外出务工,脱贫目标就会在一两年后基本实现。然而,由于贫困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缺少职业晋升的技能,如果是少数民族地区,还会与发达地区的语言、文化均有很大差异,加上相当一部分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外出务工人员,导致贫困地区的众多家庭并不能因为外出务工这一渠道实现脱贫。这也应该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农民工已经接近3亿规模的背景下,依然有大量贫困人口的一个原因。
因此,就这些贫困地区的长期脱贫来看,如何借助当前的政策背景和农业发展态势,借助现代产业链,开发其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应该是精准脱贫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藏在深山”的优质农产品贫困地区的农业开发并不容易,否则就没有现在的脱贫问题了。要想在老问题上作出新文章,就必须科学制定开发策略,利用好现有的农业政策和扶贫政策,并积极对接产业领导者,响应市场新趋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具有一定农业基础的贫困地区要通过农业开发来脱贫,第一要务是充分认识到现有资源的市场潜在价值。这些地区因为较少工业或矿产开发,所以自然环境一般很少污染。过去,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贫穷的伴生物,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变成脱贫的宝贵资源。
这些贫困地区无污染或很少污染,这恰恰是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天然优势。随着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力量正在日益壮大。这些消费者看重自己的健康,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消费支出,不介意为安全、优质的食用农产品埋单。
这种市场契机是在2008年毒奶粉事件及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出现的。国人赴港扫购洋奶粉,社区支持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机食品的兴起等,都是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飙升的信号。但遗憾的是,贫困地区的天然、优质农产品却很少有机会去分享高端生鲜市场的红利。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
首先,产量不大。由于我国农村实现家庭分散式经营,加上这些贫困地区人均耕地少,很难形成某种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
其次,难以标准化。即使当地有某种农产品的种植传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也可能由于品种不统一,或种植管理标准不一样,导致农产品品种、规格、成熟度等不一致,无法实现标准化。
再其次,与市场对接不畅。最近一些年,不少地方政府部门推动“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工作,致力于实现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但是,这种基于生产端或供给侧的改革要成功,必须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很好对接。而如何开发销地的市场并非地方政府的强项。虽然有不少地方尝试“政府塔台,企业唱戏”模式,通过展览会等形式推动产销对接,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政府驱动的买卖与市场内在需求的交易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可能是“拉郎配”,市场需要的是“自由恋爱”。
另外,这些贫困地区往往交通不便,物流费用高昂。这些客观因素都成为这些“藏在深山”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之路的重重障碍。
出路: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化“精准扶贫”强调因地制宜,分因施策。对于以上分析的贫困地区而言,根据自身禀赋,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政策红利,走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化道路是理性的选择。主动对接农业产业链,借助产业链领导者的市场力量,提质增效,是解决本文所述地区脱贫的良方。
主动对接产业主导者是脱贫的第一步。我国的农产品产业链尚处于低水平发育阶段,无论种植养殖,还是初加工,抑或是产品流通,都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接近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对于消费者或许是福音,但对于产品的提供者却不是什么好事。相对于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者而言,处于非平原地区的贫困地由于规模、交通等原因更难与产业链的主流力量对接。但是,考虑到发达地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发展态势,环境污染少的贫困地区却有着天然的优势,甚至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无论是致力于全产业链的中粮,还是深耕于生鲜产品流通的永辉超市,抑或是尝试开拓线上生鲜销售的京东,都在国内外寻找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上贫困地区一旦借助中央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与农产品产业链的某个巨头建立经济联系,那么,将有可能尽享政策红利和市场升级的红利,在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上取得先机。
要实现以上设想,不仅需要贫困地区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者优化品种,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化和标准化,还需要在品牌化方面下大力气,或打造自有品牌,或与产业巨头合作打造共有品牌或双品牌,通过品牌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唯有此,此类地区的农业脱贫方见成效。没有产业巨头的介入,贫困地区的农业很难实现品牌化。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在精准扶贫中“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本文提出的贫困地区优势农业品牌化,既考虑到了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也兼顾了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同时注意发挥政策红利,应该是将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脱贫很好结合的一个大胆尝试。我们期待这种理论构想能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17180.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5A农业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