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某日
昨夜的雨似乎到今早才停,一出门就感到格外的凉爽,一场秋雨一场凉。
我喜欢秋天,长空万里,碧澄如水,让人心旷神怡。
明天公司的几个主要领导都要陪从日本来的新董事长伊藤先生去昌平的工厂视察,顺便游览长城。一上班,科长就自言自语:“昨晚下了一晚上的雨,今天雨虽停了,但明天会不会又下雨呢?”于是,招呼小石,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情况。
“到哪里去了解?”小石正在整理李总上星期出差的一大堆费用单据,脑筋似乎还没有转过弯来。
“可以用电话查呀!”
科长似乎一直认为小石办事认真、踏实,但又总感到她缺少点机灵。
“对不起,孟姐,查天气预报的电话号码我忘了。是多少?”小石只好问旁边的孟姐。
“121。”孟姐很快地回答。
小石用电话查询了天气预报,告诉科长明天又是个大晴天。但科长仍然不满意:
“小石,连这样常识性的东西还要问别人,今后可不行。做秘书不是做花瓶,仅仅是好看。秘书是领导身边的工具箱,需要的时候能派得上用场。”
“科长最近的火气,是不是太大了一点。”等科长出门后,玛丽说,“不就是个天气预报的电话号码吗,至于要这么小题大作。”
“科长火气可能是大了点,但他的心情应该能够理解。”孟姐说,“121是一个常用的电话号码,作为秘书这么点常识都没有,确实是说不过去。每一种社会职业都有自己的特长,营业部的人会做买卖,开发部的人会搞科研,而我们秘书部门的人特长是什么?我们秘书的特长应该就是有非常丰富的常识。一个优秀的秘书,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常识家。”
玛丽不以为然。
“像119火警、110匪警这类常用电话号码,即使忘了,就像小石刚才这样问你一下,不就得了,能有什么事?”
“不对!”孟姐说话的语气仍然是很柔和,但让人感到了严厉。“假如你陪领导外出办事,领导年纪大了,突然心脏病发作,或者出现脑溢血等紧急情况,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你应该是掏出手机,凭直觉就拨120电话。如果你把急救电话号码忘了,还要问旁边的人,或者查效率手册什么的,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别说几分钟,就是几秒钟,都可以说是你秘书的失职。”
玛丽不说话了。
“当然,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像这种危险的突发性事件很少出现,但是,有大量的特殊情况需要我们秘书凭直觉来处理。比方说上午十一点钟,领导正在会见客人,一个客户公司的秘书电话说,原定于今天下午两点,他们的老总到我们公司来会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老总脱不开身,希望我们的老总到他们公司去谈。下午能不能过去,请马上答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秘书在向领导汇报之前,凭直觉拿出自己的腹案,因为给领导考虑的时间也不多,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去请示领导,领导的脑筋也不一定一下子就转得过弯来,也会感到左右为难。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判断,只能凭直觉了。又比方,领导正在开董事会,外面来了一个找领导的电话,说是很急很重要。在一般情况下,开董事会这种很重要的会议时是不能接电话的。在这个时候,你就得凭自己的直觉判断,是不是把电话转给领导。如果你公事公办,把电话推了,让领导知道了,他就有可能要训斥你,因为也许他整整一个上午都在等这个电话。”
“秘书的直觉从哪里来?”小石开始感到秘书工作的不容易。
“秘书的直觉来自常识和经验积累。”孟姐说,“如果秘书平时对领导工作的职责、负责的范围、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比较多的了解的话,就能很快作出判断,向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没有丰富的常识和经验作储备,你就产生不了正确的直觉,一遇到特别一点的情况,你就只能把矛盾上交,让领导自己一个人去为难。”
“看来做秘书太难了。”小石感叹地说。
“要说当秘书难,确实是挺难的;但如果要说她容易,确实也挺容易的。”听小石这么说,孟姐笑了,说:“小石,你仔细想想,从给客人端茶送水,到给领导安排日程和文件存档,秘书的哪一项工作,需要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懂得深奥复杂的理论?又有哪一项工作,要求我们像杂技演员一样,掌握高难度的技巧?没有!做秘书工作,只要求我们按常规做好
每一件小事。这些小事,都是我们理所当然要做好的小事。但现在的问题是,正因为我们认为它们都是小事,都是理所当然要做好的小事,所以我们自己常常粗枝大叶,心不在焉,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就比方说121这个天气预报电话号码,就是因为你们平时觉得它太普通,太容易记了,所以就没有人把它当回事,因此,在真正要用的时候,就想不起它来。科长说秘书是领导身边的工具箱,说起来有点不太好听,但理还是这个理。你们别看工具箱里面只是些改锥、扳手或螺钉什么的,既不值钱,也不显眼,有的甚至还是油腻腻的,锈迹斑斑的,但是在一些关键时候,就是它们能派上大用场。”
孟姐说话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像警钟一样让我惊醒。虽然121、119这类电话号码我记得很熟,但是我还是把它们默写了一遍。
常识是直觉的邻居。人们常说金钱能使鬼推磨,但对于秘书来说,只有常识才能使鬼推磨,因为在很多时候,秘书有钱也不一定办得了事。
本文地址:
http://www.5ajob.com/news/n04/200512/271.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