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职场资讯 >> 人在职场 >> 正文

解读“职场江湖”必杀技 传授防受伤秘籍

2012-4-25 网络

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招聘会上,看见部分应聘者棉衣、羽绒服加球鞋、棉鞋的装束,部分招聘负责人直摇头,湖北美利丰化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就是其一。该公司派出的招聘负责人全部西装革履,然而前来应聘的并没有几个人的穿着让他们“赏心悦目”。王先生说:“招聘会虽然只投递简历和问些简单的问题,但第一印象尤其重要,穿着正装会让人觉得你尊重招聘者,这会给应聘者加分不少。”

索尼公司(无锡)人力资源部的余小姐也告诉记者,穿着正装能给人留下态度认真的第一印象,就像女性“化妆”一样,既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而在此前,某知名化妆品公司一位专业形象顾问到华中科技大学(微博)做客讲座时,曾经这样说:“如果你穿错了衣服,没有人会告诉你;如果你不懂搭配,没有人会告诉你。但是,人人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些小节正在诋毁着你。”

记者采访多位公司招聘者,多数都表示,正装与“尊重”挂钩。此外,还有部分人表示,穿上正装,形象好、显得体面。

防“受伤”秘籍:

许多即将要面试的职场新人,一般会选择黑色套装去面试,以体现自己的“专业形象”。通常没有人会鼓励你面试的时候去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

但值得一提的是:黑色套装未必是面试装的首选。黑色套装与白衬衫的搭配,虽然不会在着装上出现错误,但是一眼看过去,也许会让你在众多面试者中被淹没。

在符合面试场合的前提下,适度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才能为你的面试加分。

未走出校园的大学生面对面试的时候,常常是茫然的。其实迈出校园就要面对职场,不需要把职场看得那么遥远,面试的着装没有必要故作成熟,只要符合场合要求,大方得体就很好了。

中招表现:“本事”长不少,工作能力是提高了,却也沾染了很多职场上要不得的坏毛病

过来人感言:“年纪轻轻的,怎么就非得学别人的缺点呢?”

5种表现让职场新人惹人厌 为啥不得前辈喜欢?

在很多毕业生为工作焦头烂额时,已有些幸运儿作为新人进入职场。新人要适应全新职场环境,周遭也在观察和评判着新人的素质和价值。新人的哪些行为、哪些素质在前辈眼中很不得人心呢?

排名第1:极不合群

物流公司职员王先生

虽然我们公司新进的职员上班时基本都是坐在办公桌前处理单据等,并不需要性格过分热情开朗或者为人八面玲珑,但是公司当然也不希望找一个类似于患自闭症的职员每天像空气一样地存在。新来的一批职员中有一个女孩子就内向得让人受不了。新人刚入职场,利用中午吃饭时间可以和同事们聊聊天、吃吃饭熟络起来,有几个新人的确是这么做的,也已经融入了大团体,但是这个女孩愣是坚持每天自己带饭来,时间一到,微波炉里一转,就躲到会议室的角落里一个人吃闷饭去了。有几位好心的同事一开始主动找她搭讪,可是她最多礼貌地回答一下,然后就又跟得了自闭症一样,一言不发。后来同事私底下聊起,有人用“太可怕了”来形容她。

防“受伤”秘籍:

职场中,很多老员工都有懈怠、散漫的弊病,这样的环境会给新人一种“混日子很容易”的错觉。但是,与老人相比,新人没有资本,老人打拼的时候,新人是看不到的。因此,新人的“恶习”与“环境”关系不大,关键是自身内因在起作用。人都有惰性,但态度决定一切。适应环境,不是把自己变成和环境一样的,而是学会了解、理解,能够驾驭环境,“一旦懈怠、随波逐流了,就会在过程中被环境影响毁掉。”

对于竞争激烈的职场,大学生目前也只是普通劳动力,虽然他们在大学里有学管理的,有搞研究的,但是在公司里、在单位里,一般是从最底层做起。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要有正确的态度,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切忌勿好高骛远。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不开心,要乐观向上,有时还要点阿Q精神。

各种不良的职场风气也在蔓延,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走了弯路,要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激情,要在工作中弘扬正气,树立正确的职场观念,得到不断成长。

刚参加工作时,兴趣爱好很重要,养活自己更重要。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有全身投入,才能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取得成绩,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中招表现:谈论话题的时候,一旦措辞不当,会被人误解为“原来你在暗示我已经老了”……

过来人感言:敬老的传统美德延伸到了职场上,一旦“发扬”不好其功效就要适得其反。

职场新人措辞应慎用“您” 以防将领导“喊老”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老的传统美德。但这个传统延伸到了职场上,一旦“发扬”不好其功效就要适得其反了。在职场上,“老”似乎是一个被禁忌的话题。特别当你身处在一个女性同胞占多数的办公环境里,与“老”有关的任何言谈都让人唯恐避之不及。更有甚者,当你谈论其他一些话题的时候,一旦言语措辞不当,也会被人误解为“原来你在暗示我已经老了”!

最近,前程无忧论坛的网友们就“职场上,当别人用到什么语言,会让你觉得自己被暗示变老了”这一个话题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果发现,不少论坛网友都自认为遇到过“被别人暗示自己变老”的情形,而网友们对所遇情形的描述也是千奇百怪的。

初入职场咋称呼领导同事:称上司老大遭非议

2月初,重庆工商大学毕业的秦峰,应聘到一家企业做行政管理工作。他的主管,是与他毕业于同一个学校的学长。入职第一天,学长对他很热情,私下还请他吃了饭。第二天上班,当着全办公室同事的面,秦峰亲热地喊其“师兄”,不想“师兄”当即黑了脸。

防“受伤”秘籍:

职场泛指人们从事职业或工作的地方。职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职权分明,等级观念重,在意称呼,在意对其地位、权威、荣誉的尊重。因此,正式的职场称呼,一定少不了他们的职务、职衔、职称、学衔、教衔等;不具备职或衔者,也要把他们的职业、行业反映出来。需要提醒的是,在国外,特别是西方,人们不习惯把职务同个人姓名连在一起。

省略称呼,或以“喂”、“哎”等与不太熟悉的人打招呼,是没教养的失礼行为。忌用绰号、诨号称呼同事。职场中还应避免使用社会上那些低俗称呼,如爷们儿、哥们儿等。不过,即使在很正规的机关里,现下社会上的一些俗称,似乎也悄然传来,如有的小集体里,大家相处融洽,年轻者出于亲切、友爱,称要好的同事“王姐”、“李哥”之类。我觉得,亦无不可,不应列为忌讳。不过,对姚姓女同事,称“姚姐”,可不中听。

您、老师、前辈……这些用语都能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用来表示敬意。但这些词在表示敬意的同时,也无形间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所以在职场上,这些词更要因地、因人去灵活地使用。有些办公室里是等级分明的,有些办公室里同事间却会用姐妹相称,有些办公室里一律只用外语名,有些办公室里的人和人之间的昵称千奇百怪……这些都是办公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则,需要身处其中的你自己去探索。

1990年,当你刚刚出生的时候,如今在办公室坐在你前面的那个人可能已经上小学了,你左面的那个人可能已经在中学领到“三好学生”证书了,你右面的那个人可能都拿到大学的第N份奖学金了,你身后的那个人可能都为人父母了……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作为一个新员工完全没有必要处处“怀旧”来提醒周围的同事“你们都老了”。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穿着打扮确实具有掩饰年龄的作用。但在职场上,即使你发现对方的穿着与实际年龄不符,也无需明言。特别当这个“对方”既是你的前辈又是一名女性,拿她的衣着打扮说事就是大忌中的大忌了。如果你不擅长当面“溜须拍马”,也不乐于在背后指指点点,那索性就选择“笑而不语”吧!

中招表现:开会时大家都像发传单一样交换名片,可人头太多记不清姓名。后来碰面叫不出名字,极尴尬

过来人感言:“每一个找不到名片的白领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奥尔良鸡翅!”

方寸名片上的职场人情故事 有人印头像防脸盲症

你是否曾因不懂递交名片礼仪遭遇客户冷眼?抑或为区分生活与工作印制公私两套名片?还是使用时下最流行的微名片互换?在一张小小的纸片上,印上姓名头衔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就成了职场人跟外界保持联系的有效工具。不过,作为商业交往的第一个标准官式动作,名片也充满人情味。譬如,名片上印上头像预防“脸盲症”,公私两套名片“防骚扰”,年轻人在线互换“微名片”等等。

剖析人心百态透视职场交际礼仪 小名片背后大名堂

当了老板后才发现,事无巨细,件件都等着我来处理。就拿几名新招来的销售人员说吧,上班没几天,便先后跑来找我诉说委屈。

首先崩溃的是女孩子家小薇,她说,越高端的写字楼,里面的职员理应素质越高,可事实却并不如她想象。“我昨天去了一家甲级写字楼,正要跟前台小姐开口,谁料她都没看我一眼,就用手指戳着我,示意我在离她1米开外的地方站定。我乖乖依话照做,她依旧没抬下眼皮,又往前台角落指了指,我不明所以走了过去,只见那里放着一个纸盒,里面散落着数十张名片,上面布满灰尘,天呐,那儿简直就是名片的坟场!我的自尊心也随之被扔进了破纸盒里……”

小薇之后,第二个来找我的是阿伟。“老板,好几次我想找机会结识业务公司的经理级人物,结果,等我把名片递出去之后,看到我名字后面的业务员后缀时,都没人再愿意搭理我,他们八成是嫌我的职位太底层了,这往后,我还怎么开展业务啊!”

防“受伤”秘籍:

尊上卑下,双手递出’是递送名片的八字诀。”“接到名片后,轻声念出对方的姓名及职称是对对方的尊重。”“递交名片以开始正式谈话前为宜,当然不包括对方夹菜的当口。如果在场的有好几位生面孔,这里有个秘诀:将名片按照座位顺序摆放在自己面前,以方便‘对号认人’。”铺天盖地的社交礼仪攻略体现出现代人对建立与维护人脉的重视。“我就在名片上碰到过很囧的事情。开会时大家都像发传单一样交换名片,我也收到了十几张名片,可就是人头太多,我记不清姓名。后来碰面就叫不出名字,极尴尬。”职场人小陈表示。而越来越多的白领将个人照片印在名片上,正是为了应付这类患有“脸盲症”的职场人。

印制两种甚至多种名片则是反映职场人对公私分开的愿望。在武昌某集团工作的林小姐就遇到过这样的白领:“比较简单的那一张只有姓名、单位、职务和办公电话,而复杂一点的那张就有个人电话、家庭电话等更加私人的信息。我觉得这就像手机的双卡双待一样,有一个是私人号码,一个是工作号码,两不相误。如果别人愿意告诉你私人号码,说明你能够进入到他的核心圈子了。”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news/n04/201204/7890.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希望的田野    责任编辑:耕农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