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国务院提出“又好又快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农机工业”的要求,谈一下个人的拙见。
一、 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机械化水平低,土地粗放型经营,广种薄收,作物产量一直徘徊在低水平;80年代农业逐步向机械化转变,机械播种、耕地、脱粒、运输,逐步开始实现机械化;90年代农村运输、农田灌溉以及小麦、玉米、马铃薯、向日葵等作物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收获、脱粒,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50% 以上。 2l 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年底,我国机械化耕地、播种和收获总面积达到29.6亿亩,作业水平分别为61.8%、35.3% 和3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8%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在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均超过80% ,基本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栽植和收获水平分别为10% 和40% ,玉米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8%和5%。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上已经迈人了中级阶段,各省农机化的发展向着大规模、广领域、快速度、高水平方向发展,具备了向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一)农业机械化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二十个字”把“生产发展”提到首位,作为第一要务,意味着在新农村建设这个新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农业机械,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机械化是联系农业和工业的纽带
1.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各种类型的农用机器和电力设备,促使农机科研投人大量资金,加快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多层次的农机供应,促使农机制造、销售、修配、电子、电力等部门扩大生产规模。
2.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加强农村公路及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从而刺激建筑、建材、交通、能源等部门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发展。
3.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农机人员,由此引发农民学习农机知识的热潮,可以进一步刺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发展农业机械化从近期来看,可使农民解除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增加了收人,有助于农民身体健康与生活舒适,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从长期来看,发展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农业人口,为进一步实现工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一)加快重点地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情况、耕作习惯和经济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比如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虽然其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起步阶段。因此在东北地区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机,提高大型农机配套比和使用效率,率先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
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建立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统筹规划,整合现有农机院所的科研力量,针对重点农作物建立农业机械化实验室,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工作。加强农机与水、肥、种、药等因素协调作用的机理研究,完善农业机械化、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农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三)推进农机服务网络建设
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农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企业为核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联户合作,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促进农机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可以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农机跨区作业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加强机耕道路建设,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保障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排灌及抗旱用油。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
在涉农高校开设农机专业,做强现有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学校,重点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开展农机使用等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定期对农机推广、监理和试验鉴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
(五)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机制,提高推广能力。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加快灌排设备更新改造进度,实现安全、高效、节能运行,及时满足农田灌排需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提出农机研发和改进需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六)强化农机安全使用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农机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机作业、维修服务,提高农机应用和保障水平。组织开展在用农机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网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营造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建立农机报废更新制度,抓紧研究以旧换新办法,加快淘汰老旧及高耗能农机,促进安全、节能、环保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农机安全使用法规和制度,开展农机使用安全教育,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监管能力,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减轻劳动生产强度,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商品率,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地址:
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5020.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