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兔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家兔养殖、兔肉生产加工、消费和贸易大国,据统计,2009 年全国年末存栏家兔2.2 亿只,出栏家兔4.33 亿只,生产兔肉63.6 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5%,生产兔毛约0.8 万吨,兔皮400 多万张。家兔是单胃草食动物,可食用的饲料种类多,通常,在獭兔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一般占日粮总比例的30%~50%,能量饲料占20%~35%,糠麸类饲料占10%~35%,蛋白质饲料占15%~25%,矿物质饲料及各种添加剂占1%~3%。近年随着养兔业的规模化发展,常规饲料资源缺口日趋严重,对兔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开发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1 能量需要和能量饲料资源的开发
能量是决定家兔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2011 年前后有关家兔日粮能量需要的科学研究报道很少。山东农业大学井文倩等试验比较了9.45、10.75、12.05 MJ/kg 三种能量水平对妊娠期新西兰母兔血清总蛋白含量、产活仔数和仔兔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妊娠期饲粮能量水平可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含量、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日粮能量水平为10.75 MJ/kg 时,白球比最高,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也达到最高值。可见,妊娠期经产新西兰母兔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为10.75 MJ/kg。河北农业大学孙利娜以泌乳母兔和生长獭兔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比例玉米-豆粕型日粮(单玉米型日粮、单豆粕型日粮、双兼型日粮、双无型日粮)的饲料配方设计和生产试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玉米和豆粕日粮对泌乳獭兔和生长獭兔的各项测定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不大。其中,泌乳母兔以双兼型日粮组效果较好,生长獭兔以单玉米型日粮组综合效果较佳,且各试验组日粮均显著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兔的经济效益。黑龙江省五常市种畜场赵云学探讨了大米次粉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的可能性。山东农业大学杜海涛等探讨了日粮α-亚麻酸水平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血脂、免疫、肝脏和肌肉脂肪酸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α-亚麻酸可降低断奶至3 月龄生长肉兔血脂含量,提高脂肪酶活性,影响脂肪代谢。断奶至3 月龄生长肉兔饲粮中可添加0.2%的α-亚麻酸以生产富含n-3 PUFA 的功能性兔肉产品。山东农业大学李荣刚研究了日粮亚油酸水平对断奶至3 月龄生长肉兔的生产性能、免疫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亚油酸具有降低断奶至2 月龄肉兔血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提高肝脏脂蛋白酯酶(LPL)、肝脂酶(HL)活性的作用,影响肉兔机体的脂质代谢。浙江大学程菊芬通过饲养试验、消化试验、屠宰测定等综合评定了木瓜粉对新西兰白兔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免疫功能、养分消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西兰白兔日粮中添加5%的木瓜粉,可以促进兔的生长,提高繁殖性能,提高免疫力,节约饲养成本。
2 蛋白质与氨基酸需要以及饲料资源的开发
蛋白质是长链氨基酸残基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它的营养价值不仅决定于氨基酸的组成,还决定于动物摄入蛋白质的消化率以及这些蛋白质在肠道内被消化并以游离氨基酸形式吸收的比例。只有当各种氨基酸比例合适构成理想蛋白质时,才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2011 年前后有关家兔日粮蛋白质与氨基酸需要的科学研究报道很多。山东农业大学张艳蕾研究了日粮不同苏氨酸水平对断奶至3 月龄生长肉兔的生产性能、氮代谢、免疫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可以改善断奶至3 月龄生长肉兔的采食量和增重速度,改善饲料报酬,增强免疫性能,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甘油三酯的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抗脂肪肝的作用效果明显。吉林大学姜丹进行了微生物发酵对豆粕中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能显著提高豆粕中的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孙凤莉等测定了核桃饼的饲用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核桃饼的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和非植酸磷含量均明显高于大豆饼等同类饲料,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与同类饲料相当。经对比分析,核桃饼可部分替代大豆饼(粕)等饲料应用于畜牧养殖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刁其玉等对麻风树种仁粕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估指出:麻风树种仁粕的粗蛋白含量和鱼粉蛋白相当,可作为优质蛋白质饲料使用。
3 粗纤维需要和饲料资源开发
粗纤维在家兔营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日粮中含有适量的粗纤维对家兔的生长、肠道的蠕动、食糜的通过速度及防止肠炎和肠毒血症、减少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在常规饲料资源缺乏的背景下,研究人员正着力开发非常规粗饲料资源,因此2011 年前后有关家兔日粮粗纤维需要的研究报道很多。
3.1 农作物秸秆、秕壳
秸秆和秕壳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矿物质含量也较丰富。目前这类资源主要通过物理加工、化学及微生物发酵处理方式,可分解其中的粗纤维为单糖或低聚糖供动物利用,而且可改善适口性,提高蛋白质含量。中国农业科学院毕于运进行了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计算出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约为65 000 万吨,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其中适宜和较适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后作饲料的秸秆占90%以上,从广义上讲,所有可饲性秸秆皆可作为牛、羊、兔的饲料来源。沈阳农业大学王丽萍等对大豆皮作为肉兔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大豆皮纤维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纤维消化率较高,使其对于肉兔的营养需求具有特殊意义,另外大豆皮含有适量的蛋白质和能量,是较为理想的饲料资源。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叶方等进行了以薏仁米外衣为主要原料的肉兔配合饲料研制和养殖示范,结果表明:肉兔饲粮中添加26%~35%的薏仁米外衣粉后,既保持了肉兔的生产性能,又能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沈阳农业大学马佳等对花生秧在肉兔中的表观消化能和主要养分消化率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肉兔对花生秧中能量和粗纤维的消化率较低,而对花生秧中粗蛋白的消化率较高。新疆畜牧科学院敬红文等进行了葡萄藤秆资源的开发及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藤秆添加比例为15%~20%时,绵羊日增重为300 g 左右。该试验为葡萄藤秆在家畜饲料中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