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彩与服装
色彩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向人们传递着无声的情感。要谈服饰美,就不能不谈色彩。
色彩是服饰美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颜色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映,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金银灰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传达出不同的美感。例如:红颜色使人联想到火和太阳,给人以兴奋、热烈、喜悦、忠诚之感,但粉红色却显得甜美与温和,带有冷色调的玫瑰红,是成熟女性的专用色,深枣红色在寒冷的冬季,却能传达出浓浓的暖意。另外,一种色彩在与不同的色彩相配时,也会显示出新的美学特征。例如:红与黑搭配会显得浓艳、庄重与豪华,是“木炭与火”的搭配;红色与白色的搭配,则是“雪中红梅”的搭配,这时的红色会表现出俊秀、亮丽的属性。民间俗语说,若要俏,一身孝。要想俏满身“皂”。“孝”指白颜色,“皂”指黑颜色。也就是说服装的色彩美,不一定就是大红大绿,大黄大紫。“清水出蓉,天然去雕饰”,“淡极始知花更艳”,服装色彩清秀和谐会产生一种淡雅的朴素之美。色彩的美需要在色彩之间的搭配对比中表现出来。同类色和邻近色的相配,如红与粉红或深红的相配,能产生“相辅相成”的形式美。对比色之间的搭配,如黑与白、红与绿、黄与紫、蓝与红等之间的搭配,能够产生“相反相成”的形式美效果。例如一件红色的裙子,配一件白色衬衣,再打一个红领结,能给人以活泼纯真自然而充满活力的感觉。在对比色的搭配中,一方面要注意面积的大小,不要对等,另一方面要使用中性色来缓和对比色之间的冲突。在一般的着装搭配中,一套衣服上的颜色组合不宜超过三种,多则零乱,而且要区分为主色、辅色和点缀色。
(一)色彩的三属性。
色彩有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属性。色相就是指色彩的容貌。除无色彩的黑白灰之外,还有人们熟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都是色相的基本称谓。明度也称亮度。它表现了色彩的明暗程度。浅而亮的颜色明度高;深而暗的颜色明度低。纯度就是色彩鲜艳的程度,又称色彩的饱和度。
(二)色彩的性格
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它能够传达人们的各种感情,具有个性和象征性。所以我们对有些颜色感觉舒服,而对有些颜色感觉不舒服。要使服装的配色达到恰到好处的效果,关键在于要明确并掌握服装各种色彩的基本性格。
1.红色,象征着生命、健康、热情、坚强、朝气、希望、活力等。 红色令人兴奋,可以使人联想起太阳、血与火。在同色相中,大红色的服装给人以精力充沛引人注目的感觉;橙红色的服装给人以青春奔放的感觉;深红色的服装,给人以温暖含蓄之感;粉红色的着装,给人以浪漫清新之感。从红色里派生出来的紫红色素雅而温情;桃红色的着装给人一种健康、润美的感觉;朱红色的着装却具有强烈的个性,受到青年人的喜爱。
2.橙色,象征着活泼、明朗、兴奋、热烈、华贵、快乐、跳动。橙色具有太阳般的光辉,是以秋季成熟的果实为喻。它们的明度比红色亮,故而有愉悦感,亮丽而色彩鲜明。我们一般把橙色调的色彩称为华丽而热闹的色彩。它配褐色系列很相称。但它的独立性弱,只要在橙色中加入一点黑或白色就立刻失去了它的特性。
3.黄色,象征高雅、辉煌、光明、庄严、富贵、奔放、乐观。黄色是光的象征。它在一切色相中明度最高,但独立性弱,略含别的色素时,就会改变原有的性格。在黄色中有完全不透明的金黄色,带有金属的效果。常使用在宗教绘画中的圣者背光中,用来象征高贵尊敬辉煌等。在纯度属性方面,纯度高的黄色意味着鲜亮非凡,纯度低的黄色则意味着柔和淡雅,黄色可视性强,所以多用于雨衣,及儿童上学的书包帽子。
4.绿色,象征着安全、自然、安详、清新、恬静、成长、希望、积极等。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称它为生命之色。浅绿或淡绿色的着装给人以青春朝气的感觉;纯度较低的绿色服装,给人以安详、沉稳的感觉;纯绿色的服装给人以和平、安全的感觉;青绿色则具有健壮、积极的性格。
5.青色,象征着宁静、悠远、辽阔、清冷、朴实、希望、沉着、典雅等。青色使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蓝色的海洋。它是智慧的象征,青色适合与黑、白、灰、浅红色服装搭配。纯青色是青年人喜欢的穿着的既漂亮又宁静的颜色。由于青色属于冷色,单一使用时,量不宜过多,否则会给人以冰冷无情的感觉。但若与少量的暖色相配,就会显得鲜明而富有个性。
6.蓝色,象征着深远、成熟、理智、崇敬、柔和、庄重、青春等。蓝色常给人以清新、平和、恬静的轻快感觉。它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宁静的大海。高山流水等。在色相方面,浅蓝色给人以明净柔和、自然的感觉;深蓝色则给人以神秘、高雅稳重的感觉;较适合东方人着装。它也是服装上使用最多的色彩之一。
7.紫色,象征着神秘、高尚、富贵、权威、华丽等。紫色是一种极富神秘与高贵庄严的色彩。古代罗马皇帝所穿的长袍为紫色,英国女王丽莎白加冕仪式使用的是紫色。这是把紫色看作是一种威严与高贵的色彩。具有雍容典雅的风格。浅紫色的服装给人以别致而温柔之感;深紫色则给人以妩媚华丽之感。色相孤独,配搭较难。
8.黑色,象征着素穆、神秘、庄重、沉没、孤独、绝望等。黑色是明度最低的颜色。它带有复杂的性格,能衬托出突出其他颜色的成为所有色彩中用途最广的颜色。黑色给人以高雅、严肃、成熟、孤傲的感觉。皮肤白晰者穿着可把肤色衬托的更加娇嫩润白。同时运用黑色具有收缩的特性,使穿着者的体积显小,是肥胖体型人的首选之色。
9.白色,属于无色彩,最能体现高贵气质。在白色衬托下,其它颜色显得更加鲜丽,感觉更为明朗。白色适用范围广泛,较易和其他色彩搭配。易产生个性。白色属于膨胀感色,体型瘦小的人穿白色服会显得胖一些。
10.灰色,象征着忧郁、随和、沉静、平凡、素雅、无个性。它与任何颜色都可搭配使用。有沉稳、随和。无个性的特点。易于和其他颜色调和,能够团结大多数,属于城乡居民多用的颜色,能使人们处于和谐的色彩环境中。灰色作为一种中间色,年龄、各个季节里穿着使用。
11.褐色,表现古朴、自然温和、谦虚、含蓄、持重、优雅等。褐色会使人想起泥土的芳香,秋天的景色。褐色服装给人以踏实沉着含蓄温和之感。褐色配色广泛,实用性强,适于各种年龄层次的男女老少穿着。
(三)色彩的搭配
自然界的色彩千变万化。然而,服装色彩的运用却要因人而异。因为服装是穿在人身上的,它的色彩就应和人的肤色、年龄、体形、职业、场合等因素相协调。那么,如何选配服装的颜色,使其既能美化人的肤色,又能起到掩盖缺陷的目的呢。
1.肤色与服装色彩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肤色,肤色之间各有差别。在服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服装色彩与人体肤色的协调,以达到美感的统一。黄种人的皮肤较适宜中性色调的服装;皮肤白皙者适合各种颜色;肤色红润的人,应尽量避免穿与红色对立的绿色等冷色系列的服装;肤色偏黄的人,应选择一些柔和的浅色调服装,不宜穿黄色、深紫、墨绿等颜色的服装;肤色较黑的人,适宜穿浅色调,而黑白分明的配色也会使肤色变得更加难看。可见,合理选用服装配色,使之于肤色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服饰形象。
2.体形与服装色彩
生活中人的体形多种多样,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体胖的人最好不要穿红、黄、白等高明度色彩的服装。因为高明度的色彩会产生膨胀感,使本来就胖的身体显得横向更加宽大。相反,身体纤细的人也不宜穿深暗色调的服装,因为深暗的色彩会给人以收缩感,这样会使纤细的体型显得更加瘦弱无力。另外,对于那些下肢较短的体形,应力求上下装色彩的统一,不要使上下装选用对比强烈的颜色。否则会使自己的弱点更加明显。因此,利用色彩的错觉掩盖体形的短处,也是服装配色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3.个性与服装色彩
人的个性随着个人文化水平、修养、气质、阅历的不同,会有明显差异。我们常听到这件衣服不适合你,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和自身的个性相协调。因此,选择服装时,应与个人的性格相协调。如性格直爽豪放的人,表现在服装上的颜色应该是鲜艳明亮的色彩,而性格朴素内向的人适宜选择蓝色或冷色调的服装颜色。
4.职业与服装色彩
服装色彩在各行各业的着装配色中仍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也有较大影响。如邮政制服都是绿色的,给人一种安全感;饮食业的厨师,身穿洁白的工作服,给人一种干净卫生的心理舒适感。此外,还有教师着装的颜色应庄重又亲切,以及医院护士的白衣天使的美称,无不体现着服装色彩表现职业特性的魅力。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服装色彩的要求和审美也不尽相同。性格活泼好动的人,服装的颜色可能要明快和鲜艳一点,性格内向之人对服装的颜色则收敛一点,沉静一点。托尔斯泰笔下描写的年轻贵族夫人安娜出场时,用了一袭黑色晚礼服作为女主人公的出场服装。黑色带表了高雅、庄重,是一种贵族的象征,非常符合女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
5.环境与服装色彩
环境包括自然气候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气候环境,即春夏秋冬各个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自然变迁。这时候,环境与服装是指我们生活的外部环境或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衣着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冬天的服装色彩偏暖色,夏天人们则以冷色调的色彩来装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性温和的灰色系列服装可大放异彩,反映出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在社会环境中,服装的穿着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应该选择适当颜色的服装来体现自己在这种关系中的身份、地位及修养等。
6.场合与服装的色彩
服装的色彩也因场合不同而发生变化。朋友聚会,旅行,可穿休闲装。婚礼丧事一定要把握冷暖色彩。中央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他们主持的节目,因场合不同,服装的选择也会不同。在“2007年度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白岩松和敬一丹正装出台,敬一丹身着红色职业套装,白岩松一件深色的改制后的中山装,但中式衣领前端上有一小块绛红色的点缀;,恰好与敬一丹的服装巧妙呼应,效果非常好。
仪表美和着装美是审美能力的体现。莎士比亚说:“服饰美往往可以表现人格”。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象征”。所以说衣着装束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味与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高”,多读书,多加强内在的修养和服饰方面的修养,有助于提高穿衣品味,穿出成功形象,穿出魅力,尤其对一个求职者,衣着是你成功与否的基本要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