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数值模拟计算,计算机,书法等
具有较强的英语交流、翻译、写作能力。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精通SAS,SPSS,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熟练使用Arc GIS,MapInfo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熟悉DNDC等专业模型,会简单的VB编程。
硕士阶段:
论文题目:《长期施肥对石灰性潮土某些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研究内容:
对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同时结合影响土壤养分转化的生物学指标,如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土壤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探索影响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为科学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973项目“典型区域主要养分循环特征及驱动机制”(2007CB109307)
973项目“高风险污染土壤环境的生物修复与风险评价”(2002CB410809)
国家科技支持项目“沃土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2006BAD25B06)
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国际合作项目(BFDP-2)
博士阶段:
论文题目: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特征》
研究内容:
以长江中下游集约化农区,小麦-水稻轮作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同位素微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该区域农民习惯施氮量和施氮时期的基础上,优化施氮量和施氮时期,揭示土壤-作物体系中氮素的转化、迁移及去向的数量特征,对不同氮素损失途径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评价,为制定优化施肥技术和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提供理论依据。与传统施肥相比,通过降低肥料施用量和调配肥料施用时期,研究了在减量施肥和调控施肥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反硝化损失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氮肥的合理施用,在保证高产的同时降低肥料浪费,减少环境风险提供科学支持。为农田尺度下进行氮素循环转化的模拟预测和氮素平衡状况的评价提供简便、快捷和可靠的方法。结合DNDC模型和GIS技术,将农田点位研究结果扩展到区域,研究区域尺度氮素平衡特征,为科学决策区域氮肥调度提供思路和方法。
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973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2007CB109307);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平衡施肥与养分管理技术”(2006BAD25B01);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