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病的发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搞好防疫是控制猪病发生极为重要的一环。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免疫失败,猪群得不到有效保护,给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为此,我们将从免疫抑制导、免疫过程和其他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1 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
1.1 疾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均会侵害机体免疫系统,破坏免疫细胞,使机体无法产生足够保护力,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对策:首先要做好这些疾病的防疫,逐步净化,严防引入,这样才能保证其他疾病的免疫应答。
1.2药物 卡那霉素、糖皮质激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等均可使机体白细胞减少、抗原传导受阻,应答不足,有些抗生素会影响活菌苗的增殖,使抗原数量不足,自然就产生不了足够的免疫应答。对策:在免疫前后,禁止添加或注射可引起免疫抑制或杀灭活菌苗的药物。
1.3其他霉菌毒素可破坏免疫器官,导致淋巴结出血、水肿。此外,营养缺乏和健康状况低下、不良应激等都会影响到免疫应答的效果。故应加强饲养管理,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减少应激,饲料中添加免疫促进剂(如左旋咪唑)对免疫应答有促进作用。对策:饲料中加入防霉剂,以保证饲料贮存时的质量,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
2.免疫中存在某些问题而导致免疫失败
2.1母源抗体干扰在首免时个体母源抗体参差不齐,当母源抗体水平很高时,因疫苗中的抗原被母源抗体中和而致免疫失败,或母源抗体过低又迟迟没有进行免疫,而出现免疫空白期,在这期间如果感染野毒易致免疫失效。对策:监测母源抗体,大部分猪母源抗体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即进行首免。
2.2疫苗的保护期长短有些疫苗保护期较短,抗体水平降到无法提供有效保护时,应及时进行二免,否则,极易出现免疫失败,虽然原来有免疫过,但照样有猪发病;对策,通过抗体监测,以确定最佳二免时间。
2.3疫苗之间互相干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比如,免疫支原体疫苗一周内免疫PRRS活苗,则PRRSV会干扰支原体疫苗的免疫应答,可在PRRS活苗免疫一周后再免疫支原体疫苗。对策:避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疫苗同时使用,把握好免疫时间的间隔期。
2.4疫苗选择不当 不同的血清型或变异时,不仅起不了免疫作用,相反会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对策:通过病原分离、血清学鉴定,确定血清型,再选用相应疫苗。
3其他因素导致的免疫失败
1)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反复冻融及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目光的直接照射,取出时间过长,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都会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免疫失败。
2)疫苗稀释液选择不当,或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如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及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注射部位选择不当,针头长短、大小不合适,注射剂量过多或过少,饮水器中含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3)受免疫机体影响。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4)受外界应激因素影响。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严重损伤淋巴细胞,在应激情况下接种疫苗,就会减弱免疫能力;或正处在传染病的潜伏期,往往在接种后可诱发疫情造成死亡。
5)其他因素,如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消毒制度不健全、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使用疫苗期间机体已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导致免疫失败。许多重金属(汞、铅、砷、镉)均可抑制免疫应答,器械和用具消毒不严,免疫接种时不按要求消毒,使免疫接种成了带毒传播,反而引发疫病流行。
对策:保证冷链运输,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选用国家定点单位生产的专用优质疫苗,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看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瓶内是否真空,是否在有效期内,其中有一项不合格都不能使用。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病史、日龄、品种、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并视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必须对饲料进行监测,确保不含霉菌毒素和其他化学物质。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和合理选用免疫促进剂(左旋咪唑、干扰素),不改变饲料品质,不安排转群、减少意外噪音,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饲养密度,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做好消毒工作,接种疫苗前应对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接种时间,对病、弱猪应剔除、隔离,确保接种猪是健康猪。做好环境、进出人员、车辆的消毒和灭鼠工作,保持清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提高免疫接种效果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