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报道: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 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 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 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我国每年土壤流失量约50 亿t ,水土流失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水土流失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水土保持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任务,其他相关专业对水土保持的认识了解也非常 重要。笔者根据自己从事该教程的教学实践,针对非水土保持专业学生的水土保持学的教学进行探索总结,以便使更多的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水土保持的理念,投身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一、水土保持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一定的理念影响着一定的行为,不同的教学理念将产生不同的教学导向和方法,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因此,在水土保持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和实践。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寻求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切入点,古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针对水土保持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作为水土保持教学理念的核心。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水土保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土壤侵蚀的形式、分布和危害;②水土流失规律;③水土保持三大措施, 包括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④水土保持效益, 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⑤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管理;⑥水土保持研究方法;⑦水土保持规划等。但对于非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36 学时,要把所有的内容全部讲授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否则就有“走马观花”之感,所以提炼出水土保持最基本的内容,主要包括前三项,这样学生在掌握了水土保持学的核心知识后,自学就很容易。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东西,在掌握水土保持基础理论与技术过程中,穿插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方针政策,水土保持的科研成果及动态,重大地质灾害的逃脱方法,达到传统与先进的结合,理论与法制的结合,教学与研究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水土保持的实践性、应用性、与生活的密切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础,但用何种方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愉快地接受,这就是教学设计的奥妙。在水土保持学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每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明确。其次,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在设计时,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选择案例时,最好是大家都熟悉都关注的事件,如在设计泥石流案例分析时,以2008年山西临汾泥石流塌坝事故为例,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因此积极发言,主动分析,效果甚好。再次,视频短片的应用,对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如黑土区、黄土高原、西南岩溶荒漠化等区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可通过20min 左右的视频来认识,视频中既有水土流失现状与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又有水土保持措施与水保效益的评价,同时还有水土保持专家的点评,比较系统感性,使学时如同身临其境,理解颇深。多媒体与图片的应用,匿名小纸条,不定时收集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进行教学反思,对于教学设计的优化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教学设计是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问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系统方法、逻辑思维和决策技术等方面的熏陶,具有很强的迁移性。从而使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另外,进行教学设计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这一点笔者感受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