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人的文化层次和文化涵养,文化程度的凭证就是文凭,文凭应该真实的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和受教育的程度。曾经有个时期,中国泛起了文凭热潮,男女老少、各阶层、各行业的人们为了取得后续学历的文凭,奋力拼搏,艰苦学习,经过自己的艰辛和努力取得了相映的文凭,那时文凭还有相当的价值和含金量,它的确代表了个体的文化教育程度,文凭真的还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在呢? 我考察了很多的单位和人,发现原来是小学文化的人现在都取得了大学本科的文凭,更何况初中生和高中生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曾考察的一个机关单位,100多人,原始学历大多为初中和高中或者中专,但是现在几乎都拥有了大学本科文凭,有些人还公费取得了名牌大学毕业证或者的研究生学历。象这样的情形在中国真的很普遍,比比皆是,这些导致了文凭价值的贬值。我们国家的大学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不惜牺牲学校多年来取得的声誉和品牌,失去的是名誉,得到的只是暂时的一点利益,功利主义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大学教育。笔者记得很清楚,山东大学,一个在全国都颇有名气的综合性大学,在几年前搞了一个远程成人教育,凡是参加这种教育的,只要交纳8000多元的费用,参加一些形式的考试(考试一般都是开卷的,切考卷答案事先都准备好的),两年以后就可以拿到由山东大学发放的加盖了国家教委印章的正规大学毕业证,文凭的取得何其容易,更有甚者,凡是起点为高中、中专的学生,只要多修课半年,一样可以拿到本科文凭。文凭的价值就这样被贬值了,想想我们自学考试的考生,是怎样艰苦的学习,怎样靠毅力一门课程一门课程的通过,一个自学考试的大专文凭的取得最快的需要3年左右,由专科到本科,还得需要汗水的努力,最快也得2、3年,自学考试的艰辛,和这种用变相的用金钱购买来的文凭,是则样的差别呀,可是都是一样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大学文凭?这是怎样的一种现象呀?是文化在倒退,还是教育出现了问题?文凭到底还能值多少钱? 中国是世界上大学最多的国家,有公立、私立的大学上千所,耗费巨资设立的大学,需要一定的经费来维护,这些经费国家无力全部承担,于是各大院校为了创收、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甚至不惜拿拿院校的声誉来换取经济利益,以变相的廉价出售文凭来赚取利益。这样的大学试问怎么能在世界上立足呢?世界大学30强中没有中国的一所大学,包括我们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样的百年来校也不能走进世界先进大学的行列,其实是一种悲哀!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学,这些学校有的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可是一直以来都享有盛誉,强盛不衰,原因何在?那是严格的管理和制度,学校视声誉为生命,因为有这样的盛誉,这些学校出来的学生也都身价倍增,其实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院校为了眼前的微薄利益而牺牲原本的声誉,其实是降低了大学的身价,大学生的身价当然也会一落千丈,前段时间看到本科大学生在深圳月薪400元人民币廉价打工的报道后,感觉很是悲哀,感慨万分,难道我们的大学生真的这样不中用了吗?甚至不如一个民工?那上学还有什么作用呢 ?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呢?或者是大学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呢?我思考了很久,其实根源在于我们的大学变的廉价了,因为文凭廉价了 ,所以大学生的身价也变的廉价了!廉价的我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价值? 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大学吗?我们有10亿多人口,我们国家普及的是初中文化,其实这才是我们的国情,而那么多大学的存在,是在等待我们的国民普及大学文化吗?高额的学费让大学的入门变的是那样的容易,我们的大学在功利主义思维影响下的管理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真的能够达到应该具有的水准吗? 其实我们的教育真的应该让我们反过头来思考思考了,国民的文化程度不是靠人为的提升来提高的,那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不是拔苗助长。文凭的廉价,特别是成人教育文凭的廉价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身价的降低和贬值。教育需要改革,大学需要精简,管理需要严格的制度,这样,我们的文化教育才能真正改变,大学生的身价才能找回,我们的教育才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