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10月,首任校长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马君武博士。1936年,发展成为具有文、理、工、农、医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1939年,由省立改为国立。1949年,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文教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5个学院22个系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等学府。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校名,同年所属农学院独立建制成为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停办。1958年,在南宁市恢复重建。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1997年,广西大学和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成为新的广西大学。1999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广西大学作为“211工程”项目学校进行建设。
目前,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哲、经、法、教、文、理、工、农、管等学科于一体,学科门类较齐全,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加国际学院、应用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
广西大学校园绿树成荫,芳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占地307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建设学科,15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2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1个现代化农业教学科研示范基地,48个科研所(中心),67个校、院二级管理的实验室。
广西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3340人,其中专任教师1480人。有博士生导师34人,正高职称人员235人,副高职称人员716人,博士132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跨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工程27人;学校聘请了16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和中国工程副院长潘家铮院士等。
广西大学有6个博士点,76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77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4422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501人,本科21320人,成人教育学历生20400人。
广西大学科研机构完善,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力量。学校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大力做好科技开发工作。“九五”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400多项,发表论文7387篇,其中收入SCI、EI、ISTP的386篇;鉴定成果12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3项,省部级以上奖132项,厅局级奖110项。社会科学研究也加大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在为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作参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广西大学与国外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校际协作关系。学校先后与美、英、法、日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建立友好往来关系。广西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最早确定的全国对外开放接受外国留学生的66所大学之一,自1962年起接受外国留学生,至今已为欧洲、美洲、非洲、亚洲近40个国家培养了数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共有来自东南亚等国家的留学生120多人。
广西大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师德工程、校园文明工程、校园文化工程、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文明示范窗口工程”等五大校园精神文明工程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校风。1997年,学校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确定为自治区创建文明学校示范单位;1998年,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授予“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五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2001年,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
进入新世纪,全校师生员工将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力争把广西大学建设成为一所水平较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学,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进入全国综合性大学先进行列,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