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蚕业人才的作用
2.1 蚕业人才是蚕业产业发展的“领路人”蚕业人才在种桑养蚕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蚕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敢于运用蚕业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蚕业与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比对,促使农民自觉淘汰那些“产量低、效益差”的经济作物,而主动选择“高产出、高效益”的蚕业作为经济发展
1的主要产业,促进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2 蚕业人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蚕业人才在蚕业经营体制和生产经营模式上的变革、创新,以及在推广蚕业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方面的率先进入,较快地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发挥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乡民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2.3 蚕业人才是蚕业先进科技应用的“推广员”蚕业人才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上连正规专业技术人员,下连千家万户生产第一线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能结合生产实践对所学蚕业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向其它村民进行蚕业技术传、帮、带,既通过生动的种桑养蚕增收示范调动农民应用蚕业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又扩大蚕业技术指导的覆盖面,做到了生产有样板,技术有人教,收入有保障。凤山县凤城镇凤凰村养蚕能人张海林带头引进桑园低改技术,率领群众大胆尝试桑园管理新方法,引进喷淋、培土、化肥深施、剪枝、育苗、采桑等农机设备,逐步实现种桑养蚕全程机械化运作。同时综合利用自家沼气池沼液、沼渣浇灌桑园,使桑园缺肥苗细等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节约了施肥等桑园管理成本,提高了桑叶产量和质量,激发了桑农的生产积极性,种桑养蚕成为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年产鲜茧200 多吨,产值达500 多万元,张海林等十多个村民也成为凤山乃至东兰部分地方长期聘用的专业技术员。
2.4 蚕业人才是蚕业经营体制的“助推器”一些蚕业人才通过组织成立蚕业专业协会,解决了农村单家独户养殖、贫困户个人力量薄弱的问题,使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运用产业化的经营形式,不_断壮大蚕业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了对传统蚕业经营体制和方式的创新,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蚕业人才长期活跃在市场与生产者之间,及时捕捉蚕业市场供求信息,帮助农民及时将农产品推向市场,解决农民的产品销售不畅问题。宜州市庆远镇山湾村农民技术员韦玉君领头创办山湾村蚕业协会,利用“农家课堂”积极推广和应用良种嫁接桑、蚕药规范使用、小蚕共育等先进技术,组织132 个会员户发展“蚕、沼、桑、灯、鱼”生态型蚕业,创办示范基地5 160亩,通过请客上门和网上销售,让乡亲们种养出的产品在家门口都能卖个好价钱,该村人均养蚕年收入达6 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