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持续有效注入活力
全区各地在发展特色养殖过程中,因地制宜在传统养殖模式上推陈出新,集成创新了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循环生态经济模式、大水面养殖模式、山溪水生态流水养鱼模式等各种养殖新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山溪水生态流水养殖就是利用山溪泉水长流不息的自然条件,在溪边沟旁的零星耕地上开窝引山溪水进行常流水养鱼,全程投喂优质牧草,这是钦州市山区淡水养殖业特有的一种养殖模式。
近年来,钦州市水产部门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以及健康养殖为理念,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广以“官垌鱼”为代表的山溪水生态流水特色养殖模式,环六万大山山溪水生态流水养殖渐成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市山溪水生态流水养鱼群面积5100 多亩,年产鲜鱼7650 多吨,产值达10710 万元;养殖户13500 多户,户均收入7933 元。
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也为农民增产增收带来新气象。为整合农村中现有的畜禽、栏舍、水面、劳动力等养殖资源,提高养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加养殖收入,贵港市港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重点扶持等形式,大力发展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社员户均纯收入达6 万元。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带来的增收成效明显,也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在北海市合浦县,作为龙头企业的广西凤翔集团与广西农村合作之星合浦县家禽协会紧密合作,带动并组织当地分散经营的农户实施“六统一”(统一场地标准、统一养殖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养管理、统一产品回收销售、统一产品标识)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目前已发展到合浦县13 个乡镇以及凤翔集团产业养殖基地所在的市县,辐射带动农户24000 多户,年出栏订单畜禽产品3000 万只(羽)以上。
新做法政策资金联动扶持
为了加快特色养殖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全区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实行现金补贴和加强教育培训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特色养殖的积极性。
梧州市出台《关于鼓励规模养殖加快水产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后,蒙山县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助农增收的养兔业,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2008 年该县出栏肉兔100.8 万只,产值55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 元,仅此一项就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
该县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亿丰新宇公司带动农民发展养兔业,并在2010 年投入250 万元资金,对养兔户从该公司购买的种兔每只补贴20 元。广西畜牧人才网同时鼓励养殖户自筹资金建兔舍,对新建成兔舍500 平方米、养种兔200 只以上的养殖户,给予每平方米50 元以上补助;对农民利用自有闲置房改造养兔的也给予适当补助。
桂林市坚持把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市组织上千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40 个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队,深入全市12 县5 区的137 个乡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集中开展宣讲培训达600场(次)。围绕生猪、家禽和草食性动物等主导产业开发进行培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为农民通过发展养殖业增收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当前,我区特色养殖在全国已经成为优势产业。水产畜牧业第一产业产值从2008 年开始连续三年超过1000 亿元,2010年达到1120.9 亿元, 占大农业产值的41.3%;农民家庭经营中通过水产畜牧业获得的人均现金收入为1063.36 元,占第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的40%。全区水牛和奶水牛存栏量均排全国第1 位,黄羽肉鸡饲养量和对虾产量均排全国第2 位,罗非鱼产量排全国第3 位等等。我区正在由养殖大区向养殖强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