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蔬菜种类繁多,栽培的方式多样,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大量的有特色的品种。中国土地辽阔,地跨三带,复杂多样的地理生态条件,自然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材料。中国是许多蔬菜的起源地,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许多蔬菜种质资源多引自我国。我国是有l3亿人口的大国,蔬菜生产的地位十分重要,政府对蔬菜工作历来非常重视,特别是城市蔬菜的保障供应。由于蔬菜生产的产值高,经济效益好,种植蔬菜已成为广大农村的重要致富门路。2005年全国蔬菜(含西甜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3%,总产值约3 500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30%,蔬菜产值仅次于粮食而居第2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蔬菜种子行业的发展。2005Asian Seed Congress资料,2004年,中国种子业的交易总额己达到360亿元,其中蔬菜类种子占31.9%,而且正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2005年蔬菜种子的商品率达到40%,这与发达国家蔬菜种子商品率90%以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空间很大。在蔬菜生产的科技贡献份额中,蔬菜种苗占有很大比重,达到40%一60%。因此,发展壮大蔬菜种子产业,已成为我国蔬菜生产发展以及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生命线。
随着我国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的大田作物面积不断减少,新的蔬菜种植区不断出现,这不但使得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对蔬菜种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且对蔬菜品种的供应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产品的要求也向追求质量方面转变,要求蔬菜产品不仅要外观美、口感好,而且要求营养价值高,农药残留低,这就对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加入WTO后,我国蔬菜种子企业面临国外品牌企业的直接同业竞争,目前在我国大量抢占市场的国外公司超过60家,如美国的圣尼斯公司、日本的米可多株式会社、韩国汉城种苗和东原种苗等,他们经济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在全球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些企业以先进的制种技术、精美的种子包装、强劲的促销手段,很快在我国的蔬菜种子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与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如果我国蔬菜种业不能及时跟上发展的形势,作为一个蔬菜生产大国的中国必然要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蔬菜种子产业的“殖民地” ,让别国的蔬菜种苗企业的龙头牵着我们的蔬菜生产的走向,这将给我国的蔬菜种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尽快地发展我国蔬菜种子产业,提高品种的遗传性与多样性水平,发展现代化的蔬菜种子产业,提升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国家“九五”期间种子工程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种子科研、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质量检验、市场流通以及种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种子产业增强实力、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蔬菜种业的科技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国有科研单位及农业大专院校进行,种子企业较少搞科研。全国地级以上国有农业科研机构超过1 100个,其中各类育种研究机构超过400个,从事蔬菜新品种选育并有一定影响力的育种机构不足50家。在研究手段上,品种的研发工作仍以传统手段为主,并以杂优化利用为主体以实现产量、熟性、抗性、品质等育种目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始进入蔬菜新品种选育领域,但大多仍处于研究阶段。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基本靠国家的事业经费与政府各种渠道的科研立项经费,企业自主立项投入的研究经费较少。另外,现阶段我国从事蔬菜种子生产经营的企业主体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企事业转化型,主要以原国营种子经营机构如种子公司、蔬菜种子公司、蔬菜公司以及种子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等为主体转化或剥离转化成立。二是科教转化型,主要以科研、教学等单位为主体,在科技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建设要求之下组建与创办的科技型实体。三是外来产业型,主要以外资、合资企业为主,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类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抢滩愈演愈烈,而且已在向本土化方向演变。四是资本融合型,主要是以资本优势进入蔬菜种子产业,这类企业在其他产业领域完成资本积累后将资本投入到蔬菜种子产业中来,以兼并、收购等形式在原有的一些种子企业的基础上重组或拓展业务领域而进入。五是其他类型,主要有民营科技型蔬菜种子企业以及一些蔬菜种子企业的联合,正逐步在向专业化以及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基础仍很薄弱,蔬菜种子还没有完全脱离旧的计划经济束缚就进入了市场经济新领域,这必然造成新旧体制交换时期的不适应。因而,目前蔬菜种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蔬菜种子的生产基地不稳,市场流通多渠道、多环节,给蔬菜种子使用者和蔬菜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是对蔬菜种子管理的忽视和管理政策、法规不健全,使蔬菜种子产业发展受到影响。三是大的蔬菜种子集团公司未成熟,不规范的小型种子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却不断地涌入市场,这就必然出现不规范的种子生产和经营,假包装、假种子事件时常发生。四是与国际大型制种集团的同业竞争,我国小规模的蔬菜种业发展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
[NextPage]
2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面临的机遇
我国加入WTO加速了蔬菜产业及蔬菜种子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同时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时期,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种子已成为今后国际农业竞争乃至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焦点,种子竞争将成为农产品竞争的核心,许多围家都把种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来抓。当今种子产业已由农业的技术环节,发展为独立的基础产业,这也为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
我国的蔬菜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是许多蔬菜种类的起源中心,为蔬菜育种提供了必要的种质资源条件。我国地域广阔,光热资源丰富,有很多天然优良的制繁种基地,大多数品种可以进行周年繁育,为蔬菜育种提供了良种繁育条件。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给蔬菜种子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 79Ohm2 ,产量5.99亿t,人均占有量 450kg ,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刺激了蔬菜种子的需求。同时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也促使蔬菜品种选育目标向品质、专用、多抗、耐贮、加工、珍稀等新目标发展。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较低,适于蔬菜制繁种特别是杂交制种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满足本圈的良种生产需要,还可以满足各类外繁制种需求。这也是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原因之一,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较强的竞争力也为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舞台。近年来,我国种植区域不断拓展,按照比较效益原则,我国的蔬菜生产正在向劳动力、土地更便宜,最适合蔬菜生长的地区转移。种植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原来的品种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新的种植地区,这要求尽快选育出能够适应新的生态地区的品种。同时蔬菜生产栽培方式变化较大,这也必然改变蔬菜生产对品种的需求。综上所述,我国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消费需求的多样性、蔬菜种植区域的拓展、栽培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蔬菜产业在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比较优势明显,蔬菜良种供应的空间十分巨大,包括品种空问、数量空间、价格空间对蔬菜优良种子的需求前景广阔,这都为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 发展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对策
3.1 从政府方面看
由于当前蔬菜种子生产规模小,管理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蔬菜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和质量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强化种子产业意识,把发展蔬菜种子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予以重视和建设;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必须对本地的蔬菜种子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业务监督和行政管理,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严格种子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的管理,强化执法和监督,切实加强蔬菜种子市场管理,为蔬菜种子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空间。同时,因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科研投入与国际种业集团相差较远,从产业的源头上我们就输给了竞争对手。因此,应加大对蔬菜种子产业相关环节的科研投入,如从品种选育、生产、检验检测、加工包装、营销等相关的科研投入,制定我国的蔬菜科技发展战略并形成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2 从科研院所方面看
种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要靠不断推出新品种,我国现阶段蔬菜品种的选育仍然主要依靠各科研院所,现阶段科研院所的研发工作以传统手段为主,研发经费以科研经费为主要来源,因此蔬菜种子产业的研发基础较薄弱。而国外蔬菜种子企业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的选育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我国蔬莱育种的科研院所应尽快加强与种子企业的联合或加强自身的机构建设,成立规模较大的蔬菜种子产业集团,使科研、育种、生产、经营成为一体,增强科研院所的市场竞争力。
3.3 从蔬菜种子企业方面看
蔬菜种子企业方面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国外蔬菜种子企业的种业人才的竞争、育种手段的竞争、营销方式的竞争、科技信息的竞争等几个方面。国外蔬菜种子企业进入中国,采用高薪挖走蔬菜种业界有技术、有成果、善经营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己是一种趋势。外国种业企业在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下,育种设备先进,广泛采用转基因技术等高新生物技术手段,针对市场需求,加快育成适应蔬菜种业市场的品种。同时,国外种业公司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多年的管理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取得了市场经营的主动权。国外蔬菜种子企业通过现代的信息网络手段,宣传自己的品种、成果、技术来扩大影响,争取用户。国内蔬菜种子企业要想与国外企业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就必须进行企业整合,组建大型种业集团,使选育、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加快产业集团化步伐,改变目前“小、全、散”的局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和组建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蔬菜种业集团,使之具有参与国际种业竞争的能力。
本文地址:
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4747.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朗晴 责任编辑: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