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Page]
3.2 主要措施
3.2.1 科学规划,建好基地 以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建立稳定的“南菜北运”基地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发展,提高效益,促进产业外向发展。重点发展“三大蔬菜基地建设”:一是建设县城周边联珠镇优质特色蔬菜紫五加333 hm2 (5 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二是建设以曼婆为重点的杩木河流域千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三是建设以布亳河流域为主的万亩低热河谷蔬菜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露地菜。 3.2.2 依靠科技,加强推广(I)栽培上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地膜覆盖间作套种技术,创新种植模式。推广投资小,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效益高的塑料大棚。(2)品种引进推广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推广抗病、适应性强、高产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珍稀蔬菜新品种。(3)病虫害防治上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大力推广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4)施肥上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积极推广生物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实施配方施肥。要在科技推广上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现代高新技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积极推广工厂化蔬菜育苗新技术,解决品种单一,种苗缺乏,质量不高的问题。 3.2.3 搞好培训,提高水平 墨江县经济欠发达,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因此,要把科技培训作为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来抓,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1)从设施建设开始,实地进行指导培训,让菜农掌握设施种菜的全过程、配套设施及注意的有关事宜。(2)从育苗开始到生产环节的技术应用,主要包括育苗、嫁接、土壤处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等。(3)业务部门要派出有较高职称,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分片、包村进行实地指导培训,确保种一亩,产一亩,见效一亩。可采用长训与短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派出与请进相结合,印发资料和新闻媒介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个菜农都能真正掌握蔬菜各项实用新技术,为墨江县蔬菜产业开发培养一支土生土长的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全面提高蔬菜产业的管理水平。 3.2.4 制定规划,重点扶持 建议县上组织有关专家对墨江县蔬菜适种区进行科学规划,拿出切实可行的“墨江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蓝图,逐步发展,争取相关部门立项扶持,发改委、财政部门、科技部门、农业部门、水务部门、扶贫部门等相关部门分别具体规划,各自立项,重点扶持,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3.2.5 培育市场,搞活流通 (1)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积极扶持蔬菜运销协会和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鼓励扶持和壮大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龙头的带动辐射作用。(2)充分利用墨江地处昆曼大通道的交通区位优势,建设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价格服务中心,争取使墨江蔬菜打人昆明、成都等地市场,扩大销售,搞活流通。(3)积极发挥蔬菜运销户和市场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培养一批市场“经纪人”。(4)积极实施绿色名牌战略,发展“订单农业”,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5)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广泛的市场信息交流合作关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营销,以营销促发展,使蔬菜产业开发逐步向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3.2.6 切实做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1)逐步建立健全蔬菜水果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力争到2015年,墨江县基本实现蔬菜水果无公害生产。(2)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农业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抓好县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站建设。(3)按照有机、绿色、无公害“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为重点,鼓励和扶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4)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逐步建立蔬菜市场准人机制及市场质量安全追溯制度。(5)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严格查处蔬菜生产中的不合格农业投入品和农残超标产品,确保消费者的安全。 3.2.7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发展蔬菜产业是一项强县富民的产业,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发展蔬菜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部署,加大力度,加快开发步伐。县政府要有一名副县长主管蔬菜,基地乡镇要有主管领导亲自挂帅,上下一致,齐抓共管,抓出成效。政府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发展蔬菜产业,普及、推广、引进优良蔬菜新品种,搞好试验、示范,推动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墨江财政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生财致富之路。 新时期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和困难并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墨江县蔬菜产业在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