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人才网 >> 行业资讯 >> 种子 >> 正文

我国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11-22 网络

 

   3 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种子产业化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农业产业化整体格局下运行的一项系统工程。种子产业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机械化、现代化大生产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企业集团转变;由行政区域自给性生产经营向社会化、国际化竞争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最终实现种子商品化、育繁推一体化、管理规范化,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因此在种子产业化的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升级、创新。而市场的调节功能和运作效率则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协调。同时,在种子产业化过程中要充分地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相结合,来协调种子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种子产业与农业及其它行业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我国种子产业目前进入了一个剧烈重组与整合的发展新阶段,现行的种业行政管理体制与企业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适应现有经济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的要求[9]。因此,必须彻底转换观念,按照国际惯例,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以改革目前种子体制中政、事、企不分及良种选育、生产经营、推广相互脱节的状况为中心任务,以建立现代种子产业良性循环机制和新型的管理体制为目标,改革我国现行的种业行政管理体制与企业管理机制,从而使我国种子企业向多元化、一体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3.1  彻底将政企分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割断目前各级种子管理站和种子公司的“密切关系”,将种子的行政管理权交给行政部门,将经营权归还种子经营单位,并对国有种子公司实行股份制等形式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结构,使种子企业成为“产权明晰,权债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转变为真正的企业法人,将其推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例如,合肥丰乐、湖南亚华、隆平高科、秦丰种业等种子公司都是由原来的省级国有种子公司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而来,这些股份制公司初步建立了法人治理机制,成为独立经营的经济法人,成为我国种业改革浪潮中的领军型企业。

    3.2 实现相关组织间的有机结合

    一是加强横向联合,迅速提高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① 科研单位自办种子企业。就目前种子生产发展的趋势来看,有经济实力的科研单位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种子产业,自主生产、经营、开发市场,能够获得较好的效益。另外,由科研单位兴办的种子企业有人才、科技、资源、信誉、信息等优势,起点高、后劲足、信息灵[10]通过发展这类种子企业,一方面育种者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育种目标,明确育种方向,既可有效地保护育种者的利益,又可调动育种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的经济回报又可投于科研,促进科研发展,加速科研成果转化。②种子企业自办科研机构。绝大多数种子企业苦于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和主导产品,发展后劲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种子公司可充分发挥自身经济实力和熟悉市场的优势,自办科研机构,聘请育种专家,增加育种研究经费投入,引进先进的试验设备,扩建试验基地,收集种质资源,加强优良品种选育,为自身的种子生产与经营增加后劲与活力,逐步形成自成体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大型种子公司,以奠定种业竞争的物质基础。③科研单位与种子公司相互联合共同发展。对于大多数科研单位而言,资金与管理人员的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一些种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劣势是缺乏科研育种人员和技术,若加强二者联合,将资源和人才重组,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可增加种业的群体实力,促进种子产业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实现。④鼓励企业强强联合组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推进种子产业化,使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集团化经营也是世界种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种形势下,种子公司若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整合,各种子企业应根据各自实力,结合市场竞争需求,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实施强强联合,组建集团化公司,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实施多种销售模式,拓展市场营销网络。要充分发挥集团群体优势与整体功能,以龙头牵动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从而使科研、生产与经营上台阶、上水平,增强种子集团的国内外竞争能力。二是适度纵向并购,提升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间的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11]。种子企业、科研育种单位、种子生产基地、种子销售部门等单一的种子部门之间可适度纵向并购。科研机构可以向下并购种子企业,以获得种子公司的客户资源;种子企业可以向上并购科研机构,以增强自身科研实力。纵向并购可使种子产业链向两端延伸[12],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强化市场网络系统,提升行业竞争能力,改变种业科研育种与生产经营相脱节的现象。三是多元化公司的合并重组。随着生物技术越来越多的在育种领域应用,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化学产品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种子公司与生物技术开发、化工、农药等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跨行业的企业并购重组,可加速资本、科技、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在种子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流动。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既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可建立种子行业的风险保障机制,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3.3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

    一是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种子市场的监管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种子法规政策,规范管理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三者的行为;强化执法职能,严惩无证生产、无证经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改变种子市场秩序混乱、无序竞争的状况,进一步净化种子市场,为种子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二是强化农作物品种审定、种子质量检验和种子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种子质量和市场秩序。品种是优质生产的保证,种子质量的好坏关乎到农业生产的安全性,有序的市场运营为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平台。因此,要建立品种准入制度,建立具有国家权威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制定科学的种子检验操作规程及种子质量标准,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工作,保证种子质量安全;要严格审批条件,完善监管检查制度,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的管理,建立种子市场新秩序。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提供技术指导;加大对新品种的宣传力度,强化农民识假、防假的意识,增强农民科学种田的理念,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四是强化企业诚信意识,推动种业永续发展。

    3.4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利用和保护。一是及时申请新品种保护权,充分保护育种者的权力,提高育种者的积极性,提高种子科技含量,缩短新品种推广周期,加快品种更新速度;二是及时申请专利权,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三是及时申请种子商标权,打造知名品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

    3.5加强国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大型种子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种子企业也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现代科技人才和种业技术人才,让优秀的职业种子企业家管理种子企业,以适应种业国际发展的要求。还要借鉴国外种子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增强我国种业的实力,尽快与国际接轨,推进种子企业国际化进程。

    种子产业化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的规模化、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工程,要按照种子产业化的要求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的事情,在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有待解决。在我国种子产业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关政府部门及参与改革的企业单位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种子企业体制改革新道路,推进我国种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种业整体水平,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5ajob.com/industry/HTML/4752.html,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朗晴    责任编辑:耕农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服务价格 | 付款方式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