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如果农业人口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中国真正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三农”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农业经济才能繁荣。因此,实现农业经济的腾飞、跨越式发展,必须尽快培养农村创新型人才,努力探索农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是主体依据社会需要,在原事物基础上引申发散,推陈出新,产生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潜能,又具有前沿性、价值性和超越性成果的行为活动。”
考察中外学者不同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描述,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有如下六个特征:第一,有可贵的科学精神。勇于追求真理,有科学的态度、方法和批判精神,敢于挑战前人已有成果,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勇气。第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对环境变化敏感,能够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有突破性的发现。第三,有坚韧的意志品质。有非凡的胆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目标能够锲而不舍,遇到挫折不退却,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第四,有超前的创新思维。善于运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常人之未想,在看似无问题处提出问题。第五,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善于研究型学习,不死读书和读死书。第六,有超常的创新成果。能在丰富的创新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果,相对于一般专业人员具有超常的绩效。
一、农业创新人才的现状
第一,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外来创新型人才少。从现有情况来看,农村本土的劳动力资源虽很丰富,但很多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都大量流向城市,这使得农村现存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政策鼓励人才下乡支持农村发展,如大学生“村官 ”、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等。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都不愿意选择农村,更不愿扎根农村,农村现有外来创新型人才的存量少得可怜。
第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且仍在持续。农村特别是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力度在逐年加大,稍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基本上都输出到了城市或发达地区。全国政协委员邵国培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现在每次到农村去,都痛感农村空了,青壮年走了,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妇幼。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只有进城的单向流动,这种人才状况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务输出将使城乡经济差距越拉越大,农村人才的流失严重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业经济地区不仅人才少、流失严重,而且仅存的也结构不合理。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等影响,农村所需的人才类型有一定范围限制。《农村、农业、农民》杂志执行总编认为,中国农村最需要的人才有四类:财富型人才、知识型人才、营销型人才、市场管理型人才。我们也赞同这一观点,但我们认为财富型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厚的资本还要有投资的意愿,而知识型人才不仅仅包括具有农业技能的专业人才,还包括金融、保险、医疗以及法律等专业的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激励措施都鼓励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下乡,特别是管理型人才,而金融、保险、医疗及法律专业方面的人才却很少。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也不利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
第四,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妇女教育事业,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要低于城市妇女的文化程度。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城市妇女平均上学年数是9.97年,而农村妇女为6.31年,相差3.66年。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不仅低于城市妇女,而且低于农村男性人口。90年代初,在 15岁以上的农村人口中,每 6个男性中就有一个文盲,而妇女不到 3个人就有一个文盲。中国农村妇女的文化状况,极大地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大批农村妇女只能从事文化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农业劳动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同时,也影响了农村妇女的经济收入、家庭地位的提高和社会参与水平。可以说,女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 “瓶颈”之一。因此,从整体上提高乡村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十分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