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发展对策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我县的蔬菜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效益为中心, 依靠龙头企业( 公司) 、协会带动和科技进步推动, 对蔬菜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 形成贸、工、农一体化, 产、加、销一条龙的蔬菜产业化生产格局, 把蔬菜产业真正打造成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
3.1 政府监管, 加快产业化进程
成立蔬菜领导班子, 下设蔬菜办, 主抓蔬菜产业建设,实施菜篮子工程, 以支农资金整合项目为契机, 加大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力度, 注重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种植规模, 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 万公顷。要加强蔬菜生产各项体系的建设, 主要是加强六大体系建设, 分别是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执法体系和信息体系。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让广大菜农、城乡居民充分认识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意义, 完善蔬菜农药残留量检测制度, 把好蔬菜生产和流通市场这2 个关口; 在生产基地, 以生产者用测试卡与上市前抽样检测相结合的办法, 严禁毒菜上市; 在批发市场、超市, 以定期检测零星分散的上市蔬菜, 更要重点检测外来大宗蔬菜。在各中心市场和蔬菜超市设立无公害蔬菜专柜, 或在农贸市场设专门摊位, 由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站会同有关部门认定, 让其挂牌上市。
3.2 区域化布局, 显品牌效益合理布局, 推广优良蔬菜品种, 1 个基地重点推广1~2个主要蔬菜品种, 形成以龙头庵春提早辣椒, 千里坪春提早苦瓜、辣椒, 潭湾春提早茄子、丝瓜, 桥头双季瓠子, 辰阳水生蔬菜和长田湾高山蔬菜等蔬菜基地为重点, 带动周边乡( 镇) 蔬菜产业的发展, 形成一村一品, 突出品牌优势, 继续完善春提早, 重点开发夏渡淡和秋延后栽培技术, 调节市场供给。
3.3 无害化治理, 抓品质效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产品成为人们消费的热门, 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无害化管理, 确保产品质量。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指导下, 以生产无公害蔬菜为目标, 优先采用农业与生物防治措施,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协调各项防治技术, 推广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诱虫板、以虫治虫, 施用低毒、无残留生物农药, 以施用有机肥为主, 减少化肥用量及控硝施肥等农业新技术, 使蔬菜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要求, 增强产品竞争力。
3.4 公司、协会带动, 实现整体效益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因本地市场小, 受市场制约较大, 必须有较完备的市场信息体系, 建立蔬菜协会, 健全市场信息网络平台, 创造良好的销售和投资环境, 把外面的经销商请进来, 引进、培育一批蔬菜产业方面有实力的公司( 企业)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保证销售渠道畅通。通过商品化处理, 产品深加工, 重点发展辰溪酸萝卜、蕨菜、山竹笋、油发辣椒等特色蔬菜加工业, 全面推动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3.5 利用资源优势, 创特色效益
我县为典型丘陵山区县, 山地资源丰富, 发展高山蔬菜、野生蔬菜有很大的空间。海拨600m 以上山地占20%, 在海拔600~1 000m 山区, 7~8 月平均气温为22.5~26.5℃, 昼夜温差大, 山区降雨量比平原增加50%, 可避开7~8 月高温,空气清新无污染, 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2007 年长田湾高山蔬菜基地的成功经验, 发展一批有条件的高山蔬菜基地( 谭家场、寺前、仙人湾等乡镇) 和野生蔬菜基地( 谭家场、伍家湾、田湾等乡镇) 。通过春、夏菜延后或秋、冬菜提前栽培, 将收获期集中在7~10 月份的秋淡季节, 填补蔬菜市场淡季, 达到淡季旺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