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农业高级人才培养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目标、新模式。社会需要的是基础厚实、知识面广、有专业特长、有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必须对传统专业进行自我改造, 向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多方向的方向发展。新形势对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 是高校制定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适应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近几年, 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 农业生产又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 农业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的传统产业也在经受新的洗礼。农学专业在各个高校中又是历史最长、实力最强、人才最多的专业, 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既有有利的一面, 但也存在仪器不足、知识老化、教学手段落后等现象, 甚至出现落后于生产的不正常现象。因此要求农口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必须改革教育思想和观念, 从落后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市场要求为导向, 以人才质量为根本, 以服务社会为目标, 把传统的、落后的农学专业改造成一个现代的、先进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学专业。
(二)改革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
1. 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能够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农业企业与农业行政管理、农产品营销工作, 并具备进一步发展潜力的理论上基础扎实、专业上多学科交叉、能力上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大农业应用型人才。显然, 面向三农、大农业和应用型是农口专业现代人才培养的三大特色。
2. 完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的蓝图。新时代的教学计划应注重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适应时代发展的先进性, 加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 突出方向的特色性。为此, 在制订农学专业教学计划时一是要加强基础课, 保证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化学类、物理学等课程的学时, 五年制对口学生尤其重要。二是要保证专业基础课中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土壤农化等课程的教学时数, 奠定发展基础。三是要重视实践教学, 包括实验课教学、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践等教学环节, 教学计划中在第二学年专门开设一年的专业实践课程。四是要加入或加重诸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培养、生物技术等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课程。五是切实开出一定比例( 18% ~ 20% )的选修课, 供不同爱好的学生选择, 包括人文社科类、艺术类、管理类、专业类等。
3.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农业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以信息量大、学科交叉和生物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科技迅猛发展; 生产上, 以新品种、优质化、绿色化栽培技术、特种植物栽培技术、高效种植技术、设施农业、新型农药和化肥、农产品加工与经营、高新技术园区等为代表的新成果不断应用推广, 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 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前沿和发展趋势,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能够站在生产的前端。并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丰富自身知识, 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能力的培养
随着行业的不断拓展和学科间的不断渗透, 学生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因此, 农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能力培养, 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专业技术应用及推广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适应和社交能力、管理及经营能力等。能力培养的关键在如何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活学活用, 举一反三。为达到这一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 第一, 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实验教学课程化, 设立专业实践课, 毕业前专业技能考核, 学生班级之间的高产田竞赛等。第二, 实施导师制, 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即指定专业老师做指导教师, 学生开始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 一直到学生的毕业论文完成。第三, 开设辅修专业。我们根据学生的需求, 连续开设计算机农业应用辅修专业, 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第四, 改革考试方法, 从过去的理论知识测试向知识能力培养方向转变。
(四)改革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积极实施学分制。学分制已为大家所熟悉, 并在大多数高校实施。应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 制订出学分制教学计划, 其中主要的问题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教学计划的落实。学生修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即可毕业, 通过答辩可以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学生提前修满学分, 达到毕业条件, 可提前毕业; 由于学生多方面的原因不能按时毕业, 可以推迟毕业; 学生也可以外出实践(打工)、休学一定的时间, 继续完成学业。对课程要实行重修制, 强化目标管理防止学生因偶然事件而引起的终身遗憾。